PRP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股骨头坏死这个老百姓耳熟能详的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越来越普遍,因其病因多样、发病隐匿、治疗周期长、致残率高的特点,在过去可是令许多患者“谈之色变”。股骨头坏死虽然不要命,但晚期股骨头塌陷时患者出现下至缩短、行走困难甚至无法行走,将会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折磨,因此股骨头坏死又被称为“不死的癌症”。20年前很多人听到自己得了股骨头坏死就像听到得了癌症一样绝望。近20年因为有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让大部分晚期股骨头坏死的病人重获新生,但对于早期股骨头坏死,治疗方式还未取得重大突破,而PRP治疗可能将为股骨头坏死患者带来新福音。
首先来了解下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坏死又称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股骨头首先出现血液供应障碍,没有血供,股骨头的像是骨细胞、骨髓细胞就会死亡,股骨头就出现了坏死。出现了坏死之后,机体肯定不能干坐着,就会启动股骨头的修复程序,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血液供应,修复工程可谓难上加难,因此股骨头坏死区域也就越来越大。一边坏死,一边修复,股骨头原来稳定的结构也就会发生紊乱,最后股骨头坏死区域达到一定程度后,股骨头就会出现“塌方”事故,也就是发生股骨头塌陷。而股骨头又是髋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没了股骨头,髋关节将无法发挥作用,将影响患者的腿部活动以及行走,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股骨头坏死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是血液供应出了问题,因此其病因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创伤性和非创伤性。
前者非常好理解,比如说以前有髋关节骨折或脱位,骨折之后虽然断的骨头长上了,但是骨折瞬间破坏了股骨头的血供,造成股骨头缺血,逐渐坏死。
后者则又包括两种学说:脂肪栓塞学说(大致理念就是体内的脂肪栓子把股骨头的血管堵住了,从而影响了血供)和骨内高压学说(基本意思就是各种原因像饮酒、大量使用激素导致股骨内的压力大幅度增高,使得血液流不进来,从而引起的缺血坏死)。其他的包括镰状细胞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的存在同样也会增加患股骨头坏死的风险。
股骨头坏死患者常常会出现髋部、臀部、腹股沟疼痛,有的病人会有牵连到膝关节疼痛,翘二郎腿时疼痛可能加重,有人甚至是休息或者夜间疼痛更明显当你有这些症状,尤其当你以前还用过激素药物、喜欢喝酒、做过潜水工作、髋关节受过伤、有风湿病、长期大量吸烟或者过度肥胖的时候,更要警惕股骨头坏死的发生。此时建议到医院拍一个股骨头的MRI,能够早期就发现股骨头坏死区,对股骨头坏死进行诊断,而X片很难诊断出早期的股骨头坏死。对于晚期出现股骨头塌陷的患者来说,将出现下肢缩短畸形、骨盆代偿倾斜、被迫拄拐行走,甚至只能坐轮椅出行。
目前在临床上,最常用的股骨头坏死分期系统为国际骨循环研究协会(ARCO)制定的分期系统:
0期:
所有诊断性检查均正常,仅根据组织学检查结果做出诊断。
1期:
X线平片和CT正常,MRI及活检阳性,受累程度为A、B或C(分别为<15%、15%-30%及>30%)。
2期:
放射影像学检查结果为阳性但无塌陷(无新月征),受累程度为A、B或C。
3期:
X线平片或者CT或断层照片上可见圆顶早期变扁和(或)新月征,受累程度为A、B或C,并以凹陷程度(以mm计)进一步表征,就是说3期出现了股骨头塌陷。
4期:
X线平片上可见股骨头变扁及关节间隙变窄,以及骨关节炎的其他放射影像学征象。
目前对于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主要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预防股骨头塌陷,尽可能长时间地保留自己的髋关节,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包括
停止服用激素、戒酒等病因学治疗;保护性负重,避免对抗性运动;对早、中期患者行双拐辅助;高压氧治疗;冲击波治疗;
药物治疗(降脂、扩血管、抑制破鼓及增加成骨、中医药特色治疗)等。
手术治疗包括保髋治疗(髓心减压术、非结构性植骨、带或不带血管蒂的骨移植术、髋部截骨术等)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前面提到过,对于晚期(3、4期)的患者,常规来说进行髋关节置换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对于年老患者,自然可以将整个髋关节进行置换,疗效和预后都相当好,但对于年轻患者,人工髋关节涉及到寿命问题,并且年轻人活动需求高,人工髋关节同样存在诸多不便,因此这时候保髋治疗,延缓股骨头坏死的进展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患者而言,不管是各种非手术治疗,还是保髋的手术治疗,目前在延缓股骨头疾病的进程上,疗效都不是特别理想。但最近PRP治疗的应用,有望为这些早期患者带来新希望。
PRP为Platelet-rich plasma的缩写,中文为“高浓度血小板血浆”,是利用自身血液制作的富含血小板的高浓度血浆。
人体的血小板在高浓度状态下,能够产生具有细胞粘合功能的蛋白质。并且当pH值从7.0-7.2降到6.5-6.7时,添加适当的氯化钙,可以促进血小板大量分泌有促进伤口、组织愈合及细胞再生的9种生长因子,所以PRP也叫做“富含生长因子血浆"。
PRP用于治疗股骨头坏死,可直接注射于坏死部位,也可以利用液态PRP激活后凝固的特性与其他移植体形成复合物共同移植(如PRP+骨形成蛋白复合移植)。PRP在局部注射后,可释放出多种生长因子,促进成骨细胞及前成骨细胞增殖,并抑制破骨细胞形成及骨吸收。
PRP可明显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为股骨头修复提供了所需生长因子和蛋白,加速了骨组织的修复与愈合,达到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目的。
目前,PRP常与髓心减压术共同应用。先通过钻孔降低股骨头髓腔内的压力并减轻疼痛,降低骨内压力,促进血液流通,创造通道促进新生血管迅速形成,尝试恢复股骨头的血液供应。之后在这些钻孔的通道内注射入PRP,促进新生骨的形成,因此该治疗能极大延缓股骨头坏死的进展,甚至有望逆转病程。PRP治疗的应用,为微创保髋治疗增添了新手段,成为了股骨头坏死路上的新选择,为股骨头坏死患者,特别是早期患者,带来了福音。
PRP技术是运用自身血液制作的高浓度生长因子血浆进行治疗,不产生排异反应。问世不久就通过了欧洲CE、SQS以及欧洲大部分国家卫生部门的认证,并在多个国家的广泛应用保证了其治疗的安全性。因此该治疗在安全性上是可以得到保障的。
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医院关节外科在2015年就已经开始应用经股骨大粗隆单通道钻孔减压,用特殊可调直径钻头进行股骨头病灶清理,PRP+BMP(骨形成发生蛋白)复合材料移植的新技术治疗了数十例病人,随访至今有效率超过90%。毫无疑问PRP治疗的出现,为股骨头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选择,我们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PRP会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应用,去治疗更多股骨头坏死的患者!
专家介绍
郑昱新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骨关节病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常委、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关节病分会委员、上海医学会骨科分会关节外科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骨科分会运动医学学组委员、上海市康复医学会骨伤科分会委员。
曾赴美国、日本、韩国、瑞士、香港、台湾等地学习人工关节外科和关节镜外科技术,同时跟随全国骨伤名医石印玉教授学习中医,擅长应用中医药治疗各种骨伤疾病和关节手术后康复。
作为主要研究者参加了国家科技部九五攻关项目、十一五项目各1项,863横向课题1项,国家自然基金5项,上海市科委、卫生局、教委课题10余项。其中作为负责人主持重大科研项目4项。获得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中国中西医结合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上海市临床成果奖1项等奖励。
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6篇,SCI论文11篇,总影响因子28.58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