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的工作在龙门。
01 刷新认知
《刺杀小说家》这部被誉为中国特效电影史上巅峰水平的电影,在2021年春节档成功改变了我对中国特效艺术家肤浅的认识!
以前只要提到去电影院看IMAX特效大片,我肯定会首选好莱坞出品的‘洋货’!至于国产特效大片,基本还停留在‘五毛钱特效’的认知阶段。如果有什么支持国产特效电影的动作,最多留在网上下载观看!
不是我有多崇拜外国的东西,而是人家好莱坞有个‘特效神’——,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坐的!
而且,他老人家虽然处于全球特效的巅峰位置,但他依然不忘超越自我,定期刷新全球特效技术的新标准。
例如,早在2007年,他就创造了动作捕捉和人脸捕捉技术,并制作了一部被载入全球电影史的杰作《阿凡达》。时至今日,这项特效技术仍然领先中国水平至少10年!
你说,在这位大神的光环效应下,普通观众如何不盲目追捧好莱坞特效大片?
于是好莱坞在“正确饮食”了中国观众盲目崇拜“卡神”的心理后,为了快速变现,疯狂在中国市场“喂”特效大片!
但他们的如意算盘打错了,因为观众‘上当’一次,不可能一次次上当!
而且外国电影每年‘老三样’的特效套路也让中国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大家都渴望看到中国人自己创作的高水平特效电影!
由此,中国第一部科幻片《流浪地球》诞生,瞬间颠覆观众对中国特效的认知!
从这一刻开始,中国特效大片不再完全依赖好莱坞特效团队!虽然他们的技术还是遥遥领先,但是我们的特效师有信心攻克外国人不传的‘独门秘籍’!
就这样,《流浪地球》毫无悬念地成为了中国特效的标杆作品,也激励着《刺杀小说家》的导演杨璐带着《流浪地球》的特效团队和中国特效公司MORE VFX再次挑战中国特效,后者也为自己的电影作品《绣春刀2》提供了精彩的特效服务。
02 新挑战
为什么说这是一部挑战中国特效电影历史的巅峰力作?
第一:因为影片需要完成三维数字人物和真人的复合特效,杨璐导演要求更多的VFX特效师同时完成动作捕捉、人脸捕捉、虚拟拍摄、虚拟合成的‘四位一体’作业要求!
这在国内外同类电影中都是很难的要求!
即使在《流浪地球》中,中国特效的标杆作品,也只是使用了少量的动作捕捉虚拟拍摄和虚拟合成技术!对于刚刚成长起来的MORE VFX公司来说,这又是一个难题!
第二:杨璐导演要求制作具有极高特效的三维数字角色!没错,就是终极BOSS红发,一分钟出场费高达200万,远超杨幂、雷佳音、董子健、郭京飞!
为了在IMAX银幕上表现出红发鬼脸部真实细腻的效果,杨璐导演要求他脸上的每一根头发、每一个毛孔都能随着面部肌肉的变化而舒展开来!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制作理念。以前特效师通过手绘无数汗毛孔来制作面部汗毛孔,在电视级特效要求中是可以的!但如果放在大银幕上,尤其是在IMAX级别的视觉体验中,这样的人工毛孔运动会极其僵硬和扭曲,会瞬间拉低影片的制作水平和诚意。
于是,导演杨璐给了《MORE VFX》的创始人许坚一个‘死命令’,向完美毛孔运动发起进攻,这是对许坚的疯狂要求!
因为这种尖端的毛孔运动技术只出现在《银河护卫队》中灭霸的特写镜头中,所以意味着这种尖端的特效技术
就算徐坚先生动用他在好莱坞的人脉,人家也会避而不答!没办法,涉及到行业竞争,什么关系都不靠谱!关键时刻还得靠中国特效艺术家的努力,缩短和别人的差距!
03 不服输的MORE VFX
导演杨璐对特效的严格要求已经接近疯狂,虽然之前从未被更多的VFX感动过!但这仍然不影响许健带领更多VFX特效师再次挑战高难度作业的热情!
为了更好的完成导演的特效要求,徐健先生在《刺杀小说家》担任特效总监!
这个工作是做什么的?简单来说就是导演和特效师的翻译!
他必须懂电影,懂特效技术,有深厚的艺术审美功底,才能准确理解导演对特效画面的要求,转化为特效艺术家能理解的技术要求,最后监督完成所有特效画面!
提到更多VFX公司的成长过程很有意思,和《刺杀小说家》里小橙的性格颇有想象空间!都属于年轻但遇强则强的硬汉角色!
这家公司虽然诞生于2007年,但却是从广告制作起家,进入影视特效行业纯属偶然!正是因为参与了宁浩导演的《黄金大劫案》的制作,才正式进入圈子。
不过那时候中国特效圈已经有大公司了。比如:谢霆锋的蒲朝庭,古天乐的天下一电影公司.
谢霆锋宝潮亭
古天乐天下一电影公司
但是,徐坚的五人团队完全不怕行业大佬的实力和规模。就像一只勇敢的小橘子,即使面对强大的红发鬼,它依然敢于吹笛子,顽强战斗!
就这样,一群‘特效外行’以一往无前的凶猛战胜了一切未知的难题。凭借专家技术和行业良好口碑,为《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 《一出好戏》 《记忆大师》 《绣春刀2》 《流浪地球》和《刺杀小说家》打造恢弘震撼的特效盛宴,安全国产特效。
所以,无论杨璐导演的要求有多疯狂,徐坚依然亲自带领近800人的团队攻关!这是更VFX公司的精神!
果然,天道酬勤!经过一年多的反复探索,更多的VFX特效师终于研发出了属于中国人的毛孔运动系统!能精准满足头发和毛孔随面部表情变化拉伸的极致要求,不仅经得起IMAX大屏的放大测试,还填补了国内特效领域的技术空白!
04 特效艺术家的真实工作现状!
在完成杨璐指导的“四位一体”作业中,徐健的团队也表现出色!
首先,更多的VFX会根据导演的要求进行视觉预览!
简单来说,这个环节就是用三维技术把导演期望看到的各种特效镜头的拍摄位置、人物走位、场景、特效设计展现出来,方便导演给各个环节的人员讲课和任务部署!
在导演认可视觉预告中所有镜头的时候,徐剑老师带领800人的团队,分两路实现了导演的‘四位一体’作业要求!
第一个过客:提前对视觉预览镜头中需要的数字人物、道具、建筑、各种特效进行建模和渲染。当然还要加上导演的航班时刻显示,保证最后的虚拟拍摄和构图!
第二位路人:跟随徐坚先生来到青岛,打造17万平米的中国最大绿屏工作室。借助120个高速动作捕捉摄像头,可以同时捕捉5~6个特效演员的大动作!比如:吊威亚、骑马等。
这个规格的工作室在国内虚拟拍摄领域算是高水平的!在这里,徐剑老师带领特效师和特效专业演员共同完成80%的虚拟拍摄和作曲工作!
至于动作捕捉和表情捕捉的任务,徐剑团队主要围绕三个纯数字角色:红魔鬼、黑甲和红甲战士!
尤其是红发女的作业最难!要通过面部表情捕捉突出他的狰狞和狡猾,通过特效演员的肢体动作捕捉突出大BOSS给凡人的巨大压迫感。这里每一丝素材的收集都是对更多VFX特效艺术家专业技能和电脑操作速度的终极挑战!
而在虚拟合成中,更多的VFX特效师也表现出色!
比如:《刺杀小说家》黑甲(数字角色)与真实小怪的战斗,徐健带领团队呕心沥血!
原因是数字角色和真人之间不仅存在比例差距,还会因为近战出现站位偏差,最后会合成一个穿帮镜头。
因此,更多的VFX特效团队为此类虚拟拍摄和构图设计了“三重保险”。
第一关:分别抓取黑甲特效演员的战斗素材,然后制作渲染黑甲最终特效素材!
二楼:导演拍摄暴徒与黑甲特效演员打斗。
三级:导演再拍一次场景,这里只有真正的演员重复刚才的打斗场景。
这样在最后的合成阶段,如果足够流畅,只需要把绿色特效演员挖出来,直接用第一层和第二层合成就可以了。会大大减轻特效公司的工作量!
但是真假多人近战合成镜头非常容易出现糊里糊涂的镜头,所以特效师要采用第一层和第三层合成方案!这样才能实现真人和数字角色的完美互动!
虽然《刺杀小说家》中这个镜头的例子可能只需要3~5分钟,但可能要花费徐坚和他的团队几个月的心血!可想而知,要完成影片中2000多个特效镜头,在这短短的两年时间里,更多的VFX特效师要经历怎样的工作强度?
05 为梦想砥砺前行!
当外界宣传电影票房收入突破4亿大关的时候,大家都以为特效师会借此大赚一笔!
众所周知,特效师的真实生存状况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光鲜!
因为特效技术是全球电影界的新兴技术,成本能占到总票房收入的1%~2%就不错了!更何况很多电影制片方和特效公司的结算方式都是项目预付款制,俗称分期付款!不能直接从票房获利!只要初期核算不亏本,还有点盈利,就算加班加点一年到头997的‘吐血’状态,特效师也会为了梦想坚持下去!
但是在特效制作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不可预知的修改任务。比如导演突然变卦或者技术达不到要求,特效公司会支付额外的费用!这无形中增加了特效公司的运营成本,导致盈利困难,人才流失严重,最后落得一个又一个倒闭的命运!
即使是像MORE VFX这样拥有众多高质量电影项目的大公司,也没有完全实现盈亏平衡,可见这个行业的生存有多么艰难!
真正让中国特效公司腹背受敌的是同行对人才的争夺!
请注意:我强调的‘同行’不是国内特效公司之间的人才争夺!对于疯狂砸钱游戏行业的人来说是一场碾压战!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游戏行业和影视行业同时共用一个‘特效人才库’。大家本是同根生,却因为两个行业不同的资本运作模式,每天都在上演‘滥砍滥伐’的‘行业悲剧’!而且已经严重危及了整个影视特效行业的人才平衡!
难怪春节期间,徐健老师在朋友圈里火了!
徐剑朋友圈内容
这虽然是‘涨价通知’,但却是为了保住影视特效的‘火种’的无奈之举!如果再让游戏行业这样挖人,就算是徐坚这样的行业老手也只能转行卖羊肉ske了
真的到了‘挖掘’影视特效人才的时候了。你觉得他们的工资还会像今天这么高吗?
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考虑一下:
为什么游戏行业和影视行业的价格差那么多?
这真的是背后的市场吗?还是资本运作的‘泡沫’?
不可否认,游戏公司确实制作周期短,利润丰厚,所以人家挖人也是有底气的!
而影视特效公司还得靠‘天’吃饭!好的项目靠运气,还要承担制作周期长、盈亏不确定的风险,这对只擅长技术的特效经理来说是极大的考验!
所以,就算是世界顶级的特效公司,赚的少,亏的多,也要破产!到目前为止,韩国只有一家特效公司不仅盈利,还成功上市!
但就算生存艰难,中国影视特效行业也要为保护优秀人才而战!
因为我们需要看到让国人骄傲的特效电影,我们也需要看到国家培养的特效艺术家能够在自己热爱的行业里自由、快乐、有尊严地工作!
所以,会有越来越多像许坚这样的人为保护人才发声!
以后像游戏公司这样挖人的会越来越少!
为什么?
因为一旦游戏行业的特效人才饱和,各游戏公司就会摊薄员工工资,甚至通过裁员来控制成本。
那时候,那些忍痛放下梦想,只为眼前利益而坚持的特效师们会如何经营自己?当然,你可以选择去其他游戏公司碰碰运气!
但是,特效环节收入再高,在游戏公司也只是个‘小角色’。真正的核心环节是游戏开发的程序员!除了你暂时的高收入,人家会给你一个推广全球特效技术的舞台吗?
我们已知的热门游戏中有多少能达到《魔兽争霸》 《星际争霸》的特效水平?
不都是为了快速变现而推出的‘流水线’特效画面吗?你在你的‘高薪梦想’中是如此安于现状。当游戏行业的‘人才泡沫’褪去,你再想回到曾经热爱的影视特效行业就更难了!
所以,为了不后悔自己的职业发展,请给中国特效公司和自己一点信心!
人在一起动!只要特效师们能跟上他们高超的特效技巧,中国电影市场和观众会携手给你梦想的舞台,让你驰骋!
一定要‘杀死’心中的浮躁,用坚持和努力让梦想彻底照亮现实!
互相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