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对dac解码器的影响(dac音频解码器有什么作用)

俺不是大佬。俺只是一个维修工+学徒工。俺顶多是给像Texas Instruments这样的芯片公司讲

我不是老板。我只是个维修学徒。最多我会告诉德州仪器这样的芯片公司如何测试音频芯片和音频电路。顶多做过一些XMOS项目,见过几个ESS和CS的工程师。

比起那些原地发明各种理论,从来不敢做听力测试,从来没有任何音频声学行业经验,一直骗你买功放解码器的人,我不禁感到惭愧。

音频发烧中的解码(DAC)是干什么的?真的有必要吗?声卡作为解码放大器,或者说任何声卡实际上都包含了所谓的解码和放大器。

首先,什么是解码?其实发烧圈常用的解码器并不是真的用来解码的,而是用来模数转换的。

音频发烧中的解码(DAC)是干什么的?真的有必要吗? DAC的数字信号输入是什么?

I2S,全称为集成电路内置音频总线,是飞利浦发明的在数字音频设备之间传输数字音频的总线标准,广泛应用于几乎任何音频产品。

音频发烧中的解码(DAC)是干什么的?真的有必要吗?通常,DAC会将I2S数字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模拟信号。这个过程就是数模转换。

I2S是怎么来的?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回到整个音频播放环节的开头,也就是音频源文件。

音频发烧中的解码(DAC)是干什么的?真的有必要吗?就PC和数码播放器/数码转盘而言,音频源文件通常是MP3、FLAC、APE、WAV等。其中,大部分的音源文件都是压缩文件,甚至FLAC和APE都是压缩文件,但都是无损压缩,而MP3是有损压缩。这里有一个简单的例子。对于Windows系统的压缩文件,需要解压后才能再次运行。对于这些音频文件,也需要解压缩后才能被DAC识别。这个解压缩声音源文件的过程称为解码。这个过程通常发生在播放器、手机、PC、CD播放器等“转盘”上。或者具有“转盘”功能的模块。

一般来说,“转盘”和DAC是通过数据线连接的。常见的数据协议有SPDIF和UAC等。这些数字信号通常最终被转换成可被整个DAC中的DAC芯片/模块识别的I2S信号。

SPDIF,全称索尼飞利浦数字音频接口。它是由索尼公司和飞利浦公司联合推出的音频传输协议。SPDIF可分为光纤和同轴。它们传递的信号是一样的,只是载体不同。

UAC,全名USB音频类。这是一种通过USB传输音频的协议。

音频发烧中的解码(DAC)是干什么的?真的有必要吗?也许这里有人会有疑问。即使解码和数模转换是两个概念,知道这些又有什么用呢?

其实以上只是为了区分解码和数模转换,因为这两个过程的评价方法不一样。

对于数模转换过程,也就是DAC,这个过程通常只把I2S信号携带的数字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模拟信号。

音频发烧中的解码(DAC)是干什么的?真的有必要吗?DAC最终输出的模拟信号通常受以下因素影响:

DAC芯片在非线性误差转换过程中的噪声DAC变频过程DAC外围电路的设计DAC输入信号的动态范围其实并不难找到。对于给定频率和动态范围的声源,数模转换最终输出信号的评价仍然是常见的非线性失真、噪声、频率响应等。无论这些噪声和失真来自I2S、DAC芯片还是整个电路。即使有些DAC芯片,比如上图所示的ESS9038Pro,有一定的信号处理功能,但这些信号处理功能更多的时候是为了提高上面提到的指标。

那么这些指标对于声卡和单独的解码器而言,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这些指标对于声卡和单个解码器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有时候声卡测出来的实际性能比某些解码器要好。哦,对了,声卡也分集成声卡和独立声卡。其实这两个不一定一样。某些集成声卡的性能可能比某些独立声卡更好。

比如苹果笔记本/iPad可能比一些所谓的HiFi播放器表现更好~

音频发烧中的解码(DAC)是干什么的?真的有必要吗?红色曲线是MacBook Pro THD N曲线

那么是不是真的就有所区别呢?

不一定,或者说很多时候不是。

客观来说,它们之间肯定是有区别的,但是人类的听觉是有限的,很多时候我们是听不到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的。

每个人的耳朵都是人耳吗?反正我的是。

对于纯音,人类听觉对于频率响应的感知范围大致为20Hz~20kHz。

人类听觉频率的上限[J].自然,1950年,166(4222): 571。

对于纯音来说,人的听觉对于响度变化的恰到好处的差异(阶限)约为0.3dB,但一般来说约为0.5~1dB,百分比约为10%。

响度辨别[J].言语听力障碍杂志。专论增刊,1963年。

对于纯音来说,在500Hz~2kHz范围内,人类听觉对于频率变化的刚好可察觉的差异约为0.2%,这是人类所能感知的最小声音差异的百分比。

临界带宽和频差李门之间的关系[J].美国声学学会杂志,1974年,55(2): 359-359。

对于非线性失真。并不是数值越小影响越小。JBL的Alex Voishvillo博士已经证明,硬限幅产生的22.6% THD比交叉失真产生的2.8% THD更容易接受。

Voishvillo A .传感器和声音系统的非线性评估——从THD到感知模型[C]//音频工程学会大会121。音频工程学会,2006年。

对于大多数情况下的低次谐波失真,人耳刚好能感知到的数值在1%左右。

可检测到的失真水平[J].无线世界,1981年,87: 32。

人耳可以感觉到0.3%或更低的交叉失真。

瞬态和扬声器阻尼[J].无线世界,1950年,56: 166-170。

P.A. Fryer的研究表明,对于钢琴来说,人耳刚好可以感知到的互调失真的IMD约为2%~4%,而对于其他类型的测试信号来说,约为5%。

客观听音的一种方法[C]//音频工程学会会议63。音频工程学会,1979年。

不难发现,上面引用的数值都很高。所以你可能想知道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HiFi产品对低失真的追求一直没有停止。一方面,这些数字高得让很多人难以置信。另一方面,会有商业利益推动这些技术指标不断进步,无论是否能被感知。

Douglas Self,音频功率放大器设计

人耳对声道分离的感知也是有限度的。

说到这里,我不禁感慨,我那篇关于人类听觉极限的文章已经发表了三年了,却从来没有人打破过世界纪录,超越过人类任何发烧和潮湿的极限。我感到非常失望。

其实只要各方面性能高于某个值,缺陷低于某个阈值,其实无论什么声卡或者解码放大器都没有区别。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他们之间的价格会相差很多。相信这些东西会促进听力的人将不得不花更多的钱。

另一种辨别这些产品是否有效的方法叫做双盲听力。

首先,我们还是要了解什么是双盲测试,以及它的意义。

双盲中的“盲”是指不让参与实验的受试者知道被评价样本的身份/型号。

双盲中的另一个“盲”是指不让控制实验的研究者知道被评估样本的身份/型号。

盲听只是让你不知道你在听什么,并不能改变你在听声音本身的事实。目的是排除一切非听觉因素的潜在干扰。比如价格、外观、品牌信仰、营销故事、坊间传说等。以及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的安慰剂效应、购买者懊悔和认知偏差。

什么是安慰剂效应?

我们都知道并承认安慰剂效应的存在,但出于某种原因,HiFi爱好者似乎认为这种情况永远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伊森维纳

安慰剂效应原本是指临床医学中的一些现象,但在其他领域,如HiFi、红酒、咖啡等。也普遍存在,甚至有时成为影响用户感受的主要因素。

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是指患者虽然得到无效的治疗,但“期望”或“相信”治疗会有效,患者的症状会得到缓解的现象。——诺西博效应中也存在完全相反的效应:患者不相信治疗有效,可能会使病情恶化。

事实上,“安慰剂效应”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少数很少接触农村环境的城里人去野外郊游。当他们到达山腰时,他们被清澈的泉水,绿色的草地和迷人的风景深深吸引。课间休息时,其中一人开心地从同伴递过来的水壶里喝了一口水,不禁感叹:山里的水真甜,城里的水和这里的水真是没法比。水壶的主人笑了。他说水壶里的水是城里最普通的水,出发前从家里自来水管接的。这个现象说明,我们在分析现实的时候,很多个人因素,包括我们的期望、经历、信念,都是明显混杂的。

安慰剂效应能有多强大?《自然》杂志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受试者知道这是无意义的安慰剂,安慰剂效应仍然会起作用!

https://new.qq.com/omn/20200810/20200810A0KMX700.html?个人计算机

说到声卡、解码、功放,有些人其实是听不出区别的,但是他们相信这些产品会给他们带来音质的提升,所以有可能“听到”这样的提升。

其中,ABX测试是一种比较两种感官刺激以确定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可检测差异的方法。首先分别播放两个样本A和B,后面是一个未知样本X,在A和B之间随机选取,参与者需要给出X是A还是B的明确判断,如果X不能可靠地通过低假设值(p值)判断,就不能证明A和B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ABX测试可以很容易地以双盲听力测试的形式进行,消除了研究人员或测试组织者的任何潜在影响。由于样本A和样本B是在样本X之前提供的,因此不需要根据长时记忆或过去经验的假设来区分它们之间的差异。因此,ABX测试回答了在理想情况下是否存在感知差异。

ABX测试通常用于评估数字音频数据压缩方法;样本A通常是未压缩的样本,样本B是A的压缩版本,指示压缩算法缺陷的音频压缩伪像可以通过后续测试来识别。ABX测试也可用于比较给定比特率下两种不同音频格式的保真度损失。

ABX测试可用于几乎任何音频产品或原型设计的音频输入,处理,输出组件和布线:

如果只进行一次ABX测试,就像抛硬币一样,通过随机猜测有50%的机会选择正确答案。为了使陈述具有一定的可信度,需要进行多次实验。通过增加试验次数,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下,从统计学上确定一个人区分A和B的能力的可能性将会增加。95%的置信水平通常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QSC建议每轮测试至少要进行10次听力测试。

音频发烧中的解码(DAC)是干什么的?真的有必要吗?95%置信水平要求的结果

95%置信水平所需的结果,即如果你参加10次测试,你至少应该得到9个正确答案,以此类推。

通常16次检测的结果更有说服力。但也有人认为可以多做几次,然后分组分析测试结果,测试过程中参与者可以有足够的休息。

有些湿眼睛快要露出来了,然后就在虚张声势说abx盲听不科学,因为听的时间太短了,分辨不出来。

但是湿的人一般都是一个耳朵差。为什么abx不能有一只耳朵?

其实稍微了解abx或者做过abx的人都知道,这样的说法纯属扯淡,或者说根本没做过盲听。因为abx根本不限制时间,想听多久就听多久。可以听一个月。

之前诈骗犯喜欢说盲听时间太短,不熟悉。不过稍微做过abx盲听测试的人都知道,这纯粹是扯淡。因为abx双盲听完全不限制时间,想听多久就听多久。也可以选择你认为自己熟悉的音乐,不限制音源。湿大人看到这种欺诈性的说法实在站不住脚。

现在湿孩子都说切换间隔太长影响记忆。

这说明虽然湿民骗了这么久,说聋是不对的,但是他们自己还是没有尝试过聋。

因为我做过foobar abx测试,所以知道切换是瞬间的。而且你甚至可以选择切换后继续玩还是从头玩。如果有人觉得整首曲子太长,找借口,其实测试曲是没有强制时间限制的。理论上,你也可以选择编辑过的较短的音乐片段。Abx也不限制移交次数。你想听多久就听多久。

对于实体,如放大器播放器,您可以使用物理开关,如著名的董事。只要物理切换器没有中继,切换就可以在瞬间完成。

我们假设这个时间间隔是0.1秒。是的,湿度只有0.1秒。

湿漉漉的人听着听着要几秒才能换设备?音乐多少秒?不应该这么快吧?怎么能一直记得?

但是,既然大史记不得自己的说法,那就说明大史只有0.1秒。在座的各位都是见证人~

而且,如前所述,abx并不限制切换次数。理论上,它总是可以在得出结论之前切换。我们假设湿的第一次真的不行,不会持续0.1秒。两次呢?三次呢?如果切换1000次和10000次结果还是不对,是不是说明湿度真的不好?但是为什么湿的时候只换一次装备一只耳朵就不一样了?

abx双盲听可以有效拆穿线材耳放播放器等骗局,希望大家把这种方法扩散出去,让更多的人避免上当受骗,花无意义的钱。

除了常见的ABX双盲听力和AB盲听力,还有多产品交叉对比盲听力和AA测试等。

所谓AA测试,是指前后给听者相同的声源。如果他一只耳朵还能听出差别,说明所谓的差别可能不是听出来的,而是想象出来的。

我过去做过很多相关内容,也做过主观评价概念讲解演示,听力测试,听力训练。

但是,湿民总说数据没用,理论没用,要听。但是,到了盲听和听力考试的时候,湿民又支支吾吾,不理他,转移话题。甚至造谣,人身攻击,骂人。

盲目可以让假湿露出真面目,可以让一些误入歧途的人意识到自己所追求的东西毫无意义。

可以说,一个双盲的人只能代表他自己,而不能代表世界上的所有人。但如果有些人连双盲都不做,却口口声声声称自己有足够的天赋,能认出一些玄学装备的区别,那他们中的大部分确实是骗子。

至于所谓的amp,简单说几句吧。只要你的耳机不是特别奇葩的高阻低敏,集成放大器的功率通常就够了。如果过集成放大器的指标足够好,那么你就没有必要再去买单独的放大器了。

除了盲和人听觉的限制,还有一点需要补充,就是电声器件(扬声器/耳机)的线性失真和非线性失真通常比电子产品(功放/功放/解码器/声卡)高一个或几个数量级。

简单来说,如果你是苹果设备,基本不用考虑买独立声卡或者解码和功放,除非你的耳机非常奇妙或者你有专业的录音需求。如果你真的想买一个解码功放,国产一些千元就够了(如果是音箱,需要RCA或者XLR电压)。几千甚至几十万的高价DAC,纯粹是骗人的。

最后,不要看所谓的发烧科普。基本上营销理念都是骗人的。想了解电学的专业知识就去电路,模拟和数字电学,想了解声学的专业概念就去南京大学的基础声学和一些心理声学相关的专业书籍。

010-3

音频发烧中的解码(DAC)是干什么的?真的有必要吗?即使说到这个,可能还是会有一些真正纯粹的发烧友不是假装对水军kol不满。几万个DAC只是一只耳朵,却从来不敢做对照双盲测试,听力测试,客观数据测试。对于这些人,我不想再浪费口舌了。反正花的钱是你的,不是我的。傻的是你,不是我~

剪辑教程

大家都在用的剪辑软件(著名剪辑软件)

2022-6-3 11:59:00

剪辑教程

premiere在监视器窗口可以显示以下哪种信息(pr监控器)

2022-6-3 12:01:0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