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社5月31日电(记者张小西)周二,国家统计局和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5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6%,比上月上升2.2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7.8%,比上月上升5.9个百分点。
物流采购联合会特约分析师张立群表示,5月份PMI指数回升,表明疫情影响明显减弱,多项稳增长、保民生政策效果开始显现。但是,PMI指数仍然低于阈值,需求收缩和供应冲击的压力仍然非常严重,疫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可低估。
制造业PMI指数有所回升,但仍低于阈值。
从13个分项指数来看,与上月相比,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采购量指数、进口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上升0.4至6.9个百分点;积压订单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出厂价格指数下降1.0至8.4个百分点。
张立群指出,5月份生产指数大幅上升,表明全面应对疫情、恢复生产的努力效果明显;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指数有所回升,表明疫情对短期需求的压制明显减弱。购进价格指数仍处于高位,反映原材料和物流成本较高的被调查企业比例仍超过50%;订单指数全部在阈值以下,需求不足的企业比例超过40%。
东吴证券宏观经济团队对财联社表示,随着疫情后复工,5月份制造业PMI有所回升,但回升速度明显没有2020年3-4月份那么快。另外,差异化是最明显的特征。大型企业PMI重回扩张区间。中小企业虽有所好转,但仍低于50荣枯线。因此,保护中小企业的市场主体是二季度稳定就业和经济的关键。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厚成对财联社记者表示,5月份制造业PMI仍低于阈值,表明当月中国制造业处于收缩状态,但收缩程度较4月份有明显改善,后期需要保持强劲的“内需扩张”。预计6月份制造业PMI将大概率重回阈值。
非制造业PMI大幅回升。
非制造业PMI单项指数中,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在手订单指数、库存指数、销售价格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上升0.1-6.7个百分点;投入价格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分别下降1.2和0.1个百分点。
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金彩认为,5月份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较上月大幅回升,表明中国非制造业经济正在加速复苏和振兴。供需两端快速恢复,表明供应链逐渐疏通,经济复苏和增长既有需求动力,也有供给基础。这得益于疫情的有效控制和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实施。
金彩还表示,企业调查显示,市场需求不足仍是非制造业企业目前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扩大内需、稳定预期、保护市场主体是当前经济企稳回升的重中之重。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庆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本轮疫情高峰过后,经济反弹的过程可能会相对缓慢,后期稳增长的政策仍有空间。目前,消费和投资需求仍然疲软。后期,除了减税降费和财政支持措施外,宏观经济政策还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