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场。我们都是追梦人|向——浩瀚星空中的追梦人致敬。

【编者按】

我们都是追梦的人。

新闻记者的梦想是用自己的钢笔和照相机记录下这个伟大时代的历程,记录下普通人的追梦故事。 从深山“空巢村”的复活到山水林田的生态变迁,从罕见病少年的大学梦圆到神舟宇航员的星辰大海……

“我在现场”栏目以“我们都是追梦人”为题,将新华社记者记录的追梦故事收集在这里。 这些故事描绘了追梦人的不息步伐,是“中国梦”倒映现实的新时代。

几天前,让我兴奋的消息再次从大山深处传来。 中国科学家日前利用“中国天眼”FAST揭示了银河系星际介质前所未见的高清晰度细节,对研究银河系内的星际生态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韩金林率领的科研团队完成,系列论文于12月10日在学术杂志《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上发表为专题。

FAST揭示的银河系星际空间电离气体分布图(速度区间-40 km/s至120 km/s的累积,研究小组提供图)。

FAST揭示的星系际氢原子气体分布图(速度区间-150 km/s到150 km/s的累积,研究小组提供图)。

这位专题主编、上海交通大学景益鹏院士说:“高灵敏度FAST观测揭示了银河系前所未有的细节。 研究小组公布的中性氢和电离氢数据库可用于探索银河系星际气体的许多特征,为全球天文学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源。 ”

自古以来,人类就渴望“千里眼”,帮助我们最大限度地接近宇宙来自何处、去往何处的终极命题。 中国科学家在贵州喀斯特洼地建造了“中国天眼”,可以说是全人类眼睛的延伸。

目前,“中国天眼”运行稳定可靠、灵敏度稳居世界射电望远镜之首,可有效探索的空间范围体积已远远超过迄今为止最先进的射电望远镜。 从卫星云图上看,贵州平塘的山峦瞬间凝固成一片奔腾的海浪。 嵌入波涛正中的“中国天眼”,有助于远眺“光年外”,探索宇宙前世今生。

从2008年成立,到“中国天眼”进入成果爆发期,我作为记者见证了“中国天眼”的每一个关键时刻。 从初始反射面板安装,到4450块反射面板安装完成; 从项目初见雏形,到宣布启用落成; 从首次发现脉冲星,到发现6600多个脉冲星; 从通过国家检查,到正式向世界科学界开放。 就像一个看着自己成长的孩子,我也见证了“中国天眼”从哭泣落地到蹒跚学步,到成为青年才俊、国家栋梁的全过程。

在记录中国天眼的发展历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无疑是在中国天眼工作的科学家和普通工人。 他们是追寻浩瀚星球中梦想的人。

为了让人类发现更多未知天体、未知宇宙现象、未知宇宙规律,缩小中国在天文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以南仁东、姜鹏等为代表的科学家、技术人员勇于承担起许多人认为“无法完成”的任务。

20多年前,中国科学家以“敢为天下先”的雄心壮志,在世界上没有现成的经验的情况下,让这座看似“空中楼阁”的“中国天眼”最终屹立在贵州群山之中。 1994年至2005年,南仁东带队巡游贵州喀斯特石山上百窝。 最终综合尺度规模、电磁波环境、生态环境、工程地质环境等因素,在近400个替代洼地中选择了条件最好的平塘县大巢。 几百米的山谷被四面的山体包围,自然地屏蔽了外面的电磁波。

2023年7月21日,夕阳余晖中的“中国天眼”。

2011年3月,“中国天眼”正式开工建设。 为了加快工期,台地开挖与装置本身零部件的设计和试验同时进行。 反射屏是“中国天眼”的“视网膜”,索网是支撑“视网膜”的“神经系统”。 “中国天眼”反射屏厚度仅为1毫米,但必须使用2000吨以上的镁铝合金。 其网结构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精度最高、工作方式最特殊的,对疲劳性能要求极高,对现有拉索存在困难。

2023年8月25日,FAST运行与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总工程师姜鹏走下“中国天眼”测量基础。

“中国天眼”最大的特征是什么? 除了科学价值外,也许可以用六个词来概括。 创新,创新。 “没人告诉我该怎么办。 没有人掌握自己的方法。 ”一次次的试验,一次次的失败,越挫越勇的攻关,几乎贯穿了“中国天眼”建设阶段的每一个环节。

2023年9月25日,“中国天眼”宣告落成通车,为全球工程界贡献了大科学工程的中国经验和创新实践: 4450个反射单元组成的反射面; 6根钢丝控制的30吨馈源舱,可在140米高、206米尺度范围内实时定位; 500米尺度下测量角度精确到8角秒; 超高抗疲劳电缆在200万次循环载荷条件下可达到500MPa的应力幅,在国际上是史无前例的。

2023年9月25日,南仁东来到中国天眼竣工现场,当时南仁东被诊断为肺癌,声带受损,说话十分费劲,但他依然声音沙哑,站在中国天眼的圈梁上向记者介绍。 这是美丽的风景,科学风景。

2023年9月25日,南仁东在“中国天眼”工作。

在调试阶段,姜鹏接过了南仁东老师的接力棒,开始担任调试工作的总体技术负责人。 首先,制定完整详细的调试方案和计划,建立相应的管理框架,具体让个人执行各项工作任务。 必须保证任务完成的质量和任务完成时间节点。 这需要姜鹏熟悉望远镜调试过程的所有技术环节。

望远镜的调整工作非常困难,一般传统望远镜的调整周期至少需要4年。 “中国天眼”的调试难度更大,不仅涉及多个学科和专业的交叉APP,同时也存在巨大的安全风险。 幸运的是,有一群年轻人和姜鹏一起面对这个艰巨的任务。

2023年8月25日,FAST运行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总工程师姜鹏(左一)在“中国天眼”馈源舱旁与工作人员交谈。

经过三年多的艰苦调试,“中国天眼”于2023年1月11日通过国家验收。 凭借“中国天眼”的超高灵敏度,国立天文台已经将脉冲星的计时精度提高到了世界本来水平的50倍左右。

2023年1月11日,专家学者正在对“中国天眼”进行国家验收评估。

“中国天眼”FAST团队中有很多青年,他们的人生已经与中国天眼紧密相连。

今年是35岁的孙纯进入“中国天眼”的第10年。 这位土生土长的贵州姑娘,在这里找到了一生挚爱、终生追求的东西。 光信息科学专业毕业的孙纯和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的东北男孩石向玮在中国天眼结缘,于2023年7月结婚。 他们的结合被同事们称为“光”和“热”的结合。 两人在这部《问宇宙最近的地方》中,以《探索宇宙的奥秘》代替了蜜月旅行。

2023年8月9日,孙纯(右二)和石向玮(右一)在“中国天眼”资料室工作。

“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保护‘中国天眼’是我们的梦想。 ”孙纯说,“作为科技工作者,我愿为‘中国天眼’生产更多更好的科技贡献绵薄之力。 女儿长大后,我会把那个告诉她。 我相信她能理解我们”

2023年3月31日,工程师孙纯展示了提交观测申请的登录页面。 3月31日零时起,“中国天眼”向世界天文学家征集观测申请。

平均年龄30多岁的“中国天眼”FAST团队中,有很多像孙纯、石向玮这样的年轻人。 2023年春节,投身“中国天眼”馈源调整的于东俊,只能将怀孕8个月的妻子接到基地过年。 “我和儿媳妇一次都没有做过产检,难免会抱怨。 来后看到我每天只睡四个小时,每天忙到半夜,她疼爱我,更了解我了。 ”于东俊说。

2023年7月20日,于东俊从“中国天眼”测量基础上下来。

不仅是科学家,许多普通劳动者也在这里挥洒着青春和汗水。

从建设到调试,“中国天眼”工人们以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实现了科学家们的一个个大胆设想。

2015年8月2日,中国天眼首个反射面板安装成功。

2023年4月10日,工作人员在现场安装了“中国天眼”馈源舱。

2023年7月3日,工作人员释放气球庆祝“中国天眼”最后一块反射屏安装完毕。

2023年6月30日,工作人员正在检查“中国天眼”的测量基础。

2023年8月28日,工作人员在“中国天眼”内工作。

2023年3月29日,工作人员从“中国天眼”轮上经过。

2023年7月22日,工作人员对“中国天眼”反射面板进行了维护。

这是2023年7月24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夜景。 (在维护中拍摄,无人机用光描绘。

敢为人先、求真务实、持之以恒,是“中国天眼”成功的秘诀,也是我们奋勇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不二法门。 这个过程,既有“咬青山不放松”的坚持,也有“不毁楼兰不还”的干劲,更有“踏破封锁成大道”的讨价还价,当然离不开中国多年发展积累的实力。

自2008年成立以来,如今“中国天眼”进入成果爆发期,新华社见证了“中国天眼”的每一个关键时刻。 自中国天眼成立之日起,14年来,新华社摄像机先后100次全方位拍摄“中国天眼”,多次独家报道了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科技创新重大成果。 这些浩瀚星河中的追梦人数十年如一日地投身喀斯特地貌的洼地中艰难求索,使浩瀚的宇宙有了意义,使小星河有了色彩。

监制:王建华、费茂华

统一:周大庆、刘金海

记者:欧东衢

编辑:卢烨、张誮、蔡湘鑫、程婷婷

其他教程

3dmax最常用快捷键大全,3dmax常用快捷键有哪些

2022-12-19 14:06:54

其他教程

如何学摄影视频教程大全,如何学摄影赚钱

2022-12-19 14:08:5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