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边的“暖”字是“囚”和“菜”。为什么是“温暖”的意思?古人有造字的智慧。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张一清的新作《汉字精气神》最近由世纪文景和微言媒体联合出品。 本书从汉字起源入手,阐述古人造字的哲学思辨,立足现代,贯通古今,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具有现代价值和世界意义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

有温度和活力的实际存在

上观新闻:规范汉字是我国的通用文字,是中国人最熟悉的母语文字。 此次出版的《汉字精气神》,意在对一般汉字重新进行“说文解字”,解释这些字背后的陌生含义? 张一清:我曾经说过,对中华儿女来说,汉字就像太阳、空气、水,我们置身其中的时候家喻户晓,甚至很难意识到它的重要性。 但是如果我们生活中接触汉字的机会突然变少,就好像把我们放在空气稀薄的地方一样,我们很快就会意识到她的珍贵。 确实,我们从孩子小时候学过的词汇,到父母经常拿卡片教孩子读写,“人”、“大”、“日”、“月”……从这些基本汉字到上小学、初中,我们都有3000到5000字的经验但这些汉字字形的源流是什么,是如何演变的,最初表达了什么意思,为什么变成了现在的意思,传递了什么样的价值观……关于这些问题的知识,除了大学中文系的文字学课堂还在传授之外,还有很多可以说汉字所蕴含的文化印记、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正在被遗忘。 因此,我想借一本名为《汉字精气神》的小书,从汉字的源流入手,窥豹,深入探究汉字折射出的古人眼中的世界,感受古人对善恶、美丑、对错、是非等的思考和认识。 处在快节奏时代的我们,大概可以从三千多年的方形字中汲取中华民族的精神气韵。

上观报:“人有三宝:精气神。 ’在你看来,汉字的“精气”体现在哪里? 张一清:我一直认为,对一个人的精神风貌来说,健康有活力一定是非常重要的表现。 同时,充满正能量的人必然会散发出温暖和温度。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汉字的“精气神”大致有两个意思。 一是汉字本身含有温度和活力。 二是汉字也折射出大千世界,特别是人的温度和活力。 以“温”字为例,原指人泡温水,字形中已含有浓厚的温暖。 那个被人使用的时候,“黄香温席”的故事应该很熟悉吧。 这就是“温”折射出的人的温暖。 比如“生”字。 “生”字本身描绘的是草从土中出来的形象,具有融会贯通的意义,生机盎然。 宋代大儒朱熹《庚申立春前一日》有“梅萼暖生春”之说,描写的是温暖阳光和微风中绽放的梅花吐露春天气息的情景。 从每个汉字中,我可以感受到汉字是有温度和活力的真实存在。 每次感受到这一点,我的身心就像沐浴在春天的阳光里,心跳和脉动似乎也增加了无限的动力。

上观新闻:从某种角度来说,汉字可以说是“微‘字’大义”。 张一清:是的。 多年来,思考和理解汉字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并成为我的一大爱好。 每次和人谈起“字”,我都会被古人的智慧所折服,想叫。 因为“字”是家里生了孩子,原本表示生育和繁殖。 后来,汉字也开始由最初创造的几个字组合起来,构成“人从”、“女好”等更多的字。 于是,我们现在使用的横平竖直的方形汉字就叫做“字”。

“人”字体现出谦让意识

上观新闻:在“修身”、“担当”、“国家”三个框架中,这样的安排是基于什么样的想法? 张一清:分为“修身”“担当”和“国家”三个部分,一是中华传统文化有“修身、齐家、治国、治天下”的理念。 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 只有从这三个层面出发,努力锻炼自己,我们才能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上观新闻:你用这个三层框架连接了132个常见汉字进行了说明。 好像在感兴趣的地方拧着手。 在写作过程中确实是这样吗? 张一清:对我来说,“涂鸦”的过程可以说是一种很棒的经历和体验。 虽然也有因为力量而不能逮捕的时候,但整体的心情一定很享受。 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基因的汉字,它凝聚而成,承载着人类行为和德行的观念,是有趣而有灵魂的窗户和镜子。 置身其中的我们,详细接触了这些充满生命力的汉字,是足以引起共鸣和共鸣的喜悦。 例如“人”这个字,是甲骨文字中的字形,描绘的是垂手而立的人的样子。 关于为什么用这样的形式创造“人”字,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推测。 有人认为,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谦让”意识的体现,“谦让君子”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倡导的做人理念。 以“温”为例。 关于“温”表示“暖”意思的源流,现在存在着很多意见。 有意见认为,这个字的右侧由“囚犯”和“盘子”构成,最初通过给囚犯提供食物来表示“亲切”的意思。 体贴待人,别人会感到温暖。 这种解释,可以使人切实感受到古人的人权意识。 在古人看来,对于犯罪的人,也必须保证他们的生存权利。 这样的例子,在汉字中可以说不胜枚举。 涉及修身立德、价值判断等精神层面的汉字,往往可以从字形的源头和源流的变化中探索文化底蕴。 例如,“诚实”是什么,“尊重”是什么等。 当我们追根溯源、弃之不用,探索横竖折腰的宝贵财富时,“识字”的过程往往会给我们很大的感悟和启发。

上观新闻:近年来也出版了很多关于汉字起源、汉字逸闻的书,在解释每个字的时候,如何寻找新鲜的角度,挖掘其独特之处呢? 张一清:和大家分享探索汉字的心得和体会,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首先对汉字和它所承载的中华文明怀有敬畏、崇敬之情,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博采先贤和大家的家长,力求清晰合理的解读,同时在我心中,所有热爱中华文明的人,我想和他分享对这一灿烂文明的感受。 但通过汉字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最好是基于一定的生活经验,而不仅仅是一定的识字量。 达到初中以上教育水平的人,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和已经进入工作岗位的人,往往有提高自我、服务社会、建设国家的意愿。 希望能在这本小书里交流修身立德的理念,分享学习传统文化的心得和途径。

不要用棍子打死“新词”

上观新闻: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如此普及的今天,人们习惯了拼音输入和语音输入,象形文字的汉字书写受到很大的冲击。 不少人“提笔忘字”,或错别字百出,对汉字独特美感的感知力减弱。 你觉得呢? 张一清:用键盘代替纸笔打字是社会发展的结果,社会发展必然带来语言习惯和语言生活的变化。 中文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确实对汉字的书写能力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应对这种挑战的方式自然多种多样,其中可能有两个基本因素。 一是字迹工整历来是衡量一个人文化水平和学习态度等的标尺,对加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是认知科学等领域的研究表明,写字过程其实对促进人的肌肉记忆效果显著,有助于书写者准确记住、牢牢记住汉字字形。 因此,如果我们每天都能抽出十几分钟来写字,提高手写汉字之美二是可以养成沉稳、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习惯,同时有助于更准确地记住汉字的字形。

上观新闻:除了多写多练,怎样才能唤起现代人对汉字的兴趣和理解? 张一清:我想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熟悉汉字字形和字义之间的联系。 例如“蒙”字,有人舍弃“棂”下的“一”来写,发现“棂”与下面的“一”合起来表示“双重遮蔽”,就结合“蒙”“蒙”等词来写例如,“初”表示刀切衣服,也就是制作衣服的开始,所以在示字旁边不是“礻”,而是衣服旁边的“袍”。 “甲”表示铠甲或甲壳,所以上面是闭合的,而“申”表示伸展、表露,所以上下都必须伸展。 所以,只要每个人都能关注日常使用的汉字,比如自己的名字、身边的名字等,想想这些汉字为什么会这样写,通过自己查询或求教等方式寻求答案,长期积累,就一定会有收获

上观新闻: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用语在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使用,一些汉字和词语被赋予了与以前完全不同的含义。 一些人认为,这伤害了汉字词的纯洁性,值得警惕。 有人认为,不断拓展内涵是语言文字发展的必由之路。 你觉得呢? 张一清:时代在发展,语言本身也处于发展的变化之中。 例如,随着新事物、新观念的出现,往往会对词语产生新的词语,或对现有词语赋予新的含义。 “电脑”“鼠标”等是一个新词,但“邮箱”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的”现在不仅是“出租车”的意思,“d”的读法也越来越广泛。 因此,对于网络时代汉字的特殊含义和用法,以及新出现的语言现象,不能一蹴而就,但同时也要分清是非,加强正确的引导。 我个人的意见是坚决抵制低俗和恶搞,以及顺势而为,澄清正确的含义和用法。

语文学习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上观新闻:您担任《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汉字听写季》文化嘉宾,《百家讲坛》“汉字解读”系列主讲人,除汉字研究外,还致力于汉字文化的推广。 你对这段“跨界”经历有什么感受? 张一清:我上学的时候,学习专业是中文文字。 之后,工作的也是国家关于通用语言文字的研究。 偶尔上个关于汉字和中华文化的电视节目,既是我平时工作的延伸,也可以在更广阔的平台上与大家分享对汉字和中华文化的体会和热爱。 沉浸在汉字的海洋中,转圈不倦,应该说是我在传播汉字文化过程中感受到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烈氛围和中华文明的新魅力。 其中,《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可以说是一个契机和催化剂。 这个节目让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全社会对汉字和中华文明的关注和热情,接触到更多热爱中华文化的人,我想和大家一起继续感受汉字和中华文化的美好。

上观新闻: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引发了全社会对汉字的极大关注,而比赛中的一些冷僻字、冷言冷语也曾被质疑是否太难、太偏。 张一清:像《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样的节目,初衷不是打倒大家,而是让大家感受到汉字的深邃。 像比赛一样,由于比赛形式等原因,出现了必须用罕见的字来控制比赛节奏和进行的情况。 但从根本上说,任何竞争都是推动学习的助燃剂,本身就不应该承担教学任务,更不应该成为教与学的唯一目标。 古往今来的语文教学,一定是从不同时代的常用汉字开始,先打好基础,让学生有最基本的阅读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倡导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扩大识字量,提高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上观新闻:作为语言文字教学专家,你对中小学生如何更好地学习汉字,了解汉字文化有何建议? 张一清:我国启蒙教育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当前语文教学在充分汲取传统启蒙教育营养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 读写教学方法也百花齐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材中的比重逐年增强。 应该说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如果说其中还有提高的空间的话,我个人认为汉字自古以来的源流变化是表现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 例如,“红、绿、紫、绯、绛”等表示颜色的汉字含有“丝”,表示与丝绸有关。 东汉文字学大师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有50多个这样的汉字。 这种现象表明,几千年前的中华祖先在丝绸染色技术方面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今天我们在汉字中所知道的华丽的颜色可以染成那么多。 这也是享誉海内外的“丝绸之路”的基石。 由于我们高超的技术,丝绸可以成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的商品。 如果同样的内容出现在语言教学中,显然可以促进语言学习和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 同样,这个方法也适用于学习其他汉字,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人。

上观新闻:请用一个汉字表达对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青年学子的鼓励。 你选哪个字? 张一清:我想把《汉字精气神》破解的我最喜欢的“才”字发给很多年轻朋友。 “才”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描写了植物种子发芽破土而出的情景。 故古人云:“草木初枝繁叶茂,人有生之年万善完人,故人有才,人之蕴也。” 我祝福各位青年,珍惜中华民族基因赋予的一切,让自己在广阔的天地间舒展奋进,让所有人都能成长为建设祖国、振兴民族的栋梁之材。

专栏主编:顾学文图文编辑:曹静

来源:作者:曹静刘芳旭

其他教程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350字,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漫画老师400字

2023-1-3 2:50:05

其他教程

南通编辑软件怎么用(南通盛硕软件科技怎么样)

2023-1-3 2:52:3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