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梓岩帘内清歌帘外宴
【宋】柳永
幕内清歌幕外宴。 我喜欢新的声音,但是看起来不像花。
牙板连成一串,梁尘黯淡地落在琉璃杯上。
梧桐花有着深深的孤独的怨恨。 天色渐渐远去,不会被释放。
虽然不习惯骑少年,但玉山没有生气,而是先折断了。
译文
帘子里清亮的歌声烘托着帘子外的酒宴。 能听到那可爱新颖优美的歌声,却看不到歌姬如花的脸。 牙板拍节的声音像珍珠玉盘,振动的梁尘不知什么时候落在晶莹碧绿的玻璃杯里。
这歌声,时而像凤凰歌唱时优美欢快的声音,时而像孤凤哭泣的哀愁声,优美地响彻云霄。 座位上的青年已经被这歌声深深感动,已经魂不附体。
注释
凤梓:又名“蝶恋花”、“鹊桥枝”等,为唐教坊曲,后作词牌名。 《乐章集》 《张子野词》进入“小石头调”,《清真集》进入“商业调”。 双调六十字,上下各四仄韵。
清歌:清越的歌声。 葛洪《抱朴子知止》 :《清体柔声,清歌妙舞。 ”
新声:是指新制定的歌曲。
牙板)歌姬唱歌时用来拍节板。
串珠一串(像串珠一样落在玉盘上,表示歌声清脆。 白易《长恨歌》 :“喧嚣地夹杂着杂弹,玉就会掉在玉盘里。 ”
梁尘:梁上之尘。 刘向《别录》 :《鲁人虞公清嗓,朝歌动梁尘。 ”
梧桐树:梧桐,传说凤非梓不栖。 《诗经大雅卷阿》 :“凤凰鸣矣,在他高冈。 桐生了一个男人,在他的朝阳。 ”。
“渐平天”两句。 也就是说,美丽地响彻云霄。 声音升入天空,漂浮的云也停止了,表示歌声高亢。 《列子汤问》 :“薛谭学被秦青讴歌,青技未穷。 说是自己做的,辞职。 秦弗止,用糖渍郊袍,抚节悲歌,震林木,美丽响彻云霄。 薛谭谢求反,一辈子也不敢回嘴。 ”
少年:柳永自己说。
玉山未倒:指人还没醉。 玉山形容男性的仪容之美。 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嵇叔夜》嵇康人,岩岩若孤松独立; 露若玉山的将来也会崩溃。 ”
断肠(形容歌声非常动人。 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 :《桓公入蜀,至三峡,部伍中有得猿者,其母亲岸悲鸣,行不出百里,跳上船,终至绝命。 推心置腹,肠寸断。 ”
观赏
散文中留下了许多描写歌声的名言和逸闻,成为后世文人写作时青睐的典据。 柳永《凤栖梧》就是根据这些典故写成的,描写的是歌女的歌声。
开头三句话虚浮歌妓的美貌,客与歌妓之间隔着帷幕,不仅说明了这次歌会不是在一般的歌厅里,而是在某位高官或贵人的家里,而且为后面的句子铺垫了“不像花”。 而对于具体的歌姬之美,只说“不像花”,不说是什么样的“像花”,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接下来写了歌声的优美,词人使用了很多典故。 “牙板数打珠一串”这句话,用《礼记乐记》描绘歌声的词是“……无尽的尽头像一串珠子”。 “珠一串”给人一种圆润、流畅、有板有眼、手舞足蹈的打击乐器伴奏,比原著更具节拍感和音响效果。 “梁尘暗落琉璃杯”是刘向《别录》的“鲁人虞公发声清,朝歌动梁尘”。 词人在《梁尘暗落》中突出歌声的清亮和穿透力,增添了晶莹剔透的“玻璃杯”,接住用这个器皿落下的梁尘,以虚为实,具有虚拟夸张的意味:“梧桐树花孤独而怨恨深重。 ”虽然没有照搬前人写音乐的诗文,但“梧桐”、“凤凰”是古代诗文中的常见意象,古代也有凤凰不是梧桐的传说。 柳永利用这些作画,容易引起读者对歌声的许多联想。 人再用“深”、“孤”、“怨”等字眼渲染画面,歌声的清、悲、寂、哀,就有了具体的感知。 同时,这个句子牢牢地铺垫在词尾表达的心情上。 《列子汤问》秦青的歌声“优美响彻云霄”是“离天不放”的典故,词人一字一句,歌声由细而强,由弱而强人再加上“不放”这句话,赋予了这歌声生动的主动性和生命力。 最后,那悲伤的歌声感动了“肠子先断了”,人们都不听了。
柳永的歌声处处为典,处处富有极强的画面感,如诗般清新生动,使人在聆听其声音的同时,不仅获得了听觉上的美感,也获得了视觉上的美感。 而且,柳永不拘典据,达到了“有事不觉”( 《颜氏家训》 )的境界。 由此可见,擅长用俚语填词的柳永,在典故中填词的能力也非常熟练。
这是《乐章集》中描写音画色彩、描写音情和茂盛音乐的佳话篇章,在古代众多描写音乐的诗中也是杰出的。
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