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幅水浒画,百万模型细节,从每把椅子的细节到展览的全貌,还原再现了20多个场景。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4名学生志愿者用了7天时间,用他们“自编、自导、自演、自说”的3D建模技术,在网上还原了“戴敦邦《水浒传》电视剧人物造型展”,让“环游博物馆”成为现实。
3月初,“戴敦邦《水浒传》电视剧人物造型绘画展”在交大闵行校区开幕。
现因疫情防控需要,校园内各大博物馆暂时关闭。电子电气学院的王伟,船舶与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的刘洋,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的陈,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王一琳,四个大一新生,开始盘算着如何让校内外的师生和公众看到这个展览。
在建模过程中反复比较和调试画面质量
志愿者王伟一边吃饭一边调试软件。
三位同学经过讨论,决定通过“高自由度高清绘画”来还原展览。
大家聚一聚,发挥所长:陈和王一琳发挥策划优势,先做策划;王伟和刘洋开发建模,将方案落地。小伙伴一起努力,脑洞大开。课后,在宿舍,在资源和时间有限的情况下,用7天在线全景还原了本次展览的实际效果。
为了100%还原展览现场,需要在效果图的基础上不断调整优化。
“一把普通的椅子,建模后有几十万个面,而展会现场有很多椅子,各种复杂的场景,都需要一点一滴地挖掘细节。”王伟说,建模-排版-制图-校对-调试。这几天,他和朋友除了上网络课,做科研,就是干这个,过得很充实。
比较展厅布局与细节。
经过七天的开发调试,王伟、刘洋、陈、王一琳共同完成了网上展厅的基本搭建,——展厅场景的复刻完成。
线上线下对比(左为线下)
为了更好地实现博物馆展览的“互动性”和观看展览的“高自由度”,志愿者们增加了一系列功能键:移动、调整视角、放大、下蹲、向前冲。为了方便师生,王伟和刘洋设计了电脑版和手机版的“云展”。陈结合交大和水浒展的特点,设计了水浒云展手机软件的图标,让水浒古韵贯穿整个网上展。
现在,这个基于虚幻引擎的线上3D展览已经实现了线下展览大部分内容的再现(包括文字介绍、所有画作和展厅的多媒体、灯光等。),而且可以满足参观者“近距离”感受戴敦邦画作细节的需求。
结合线上云展馆,4名志愿者还推出了“云讲解”服务。由刘洋录制、陈剪辑的“云解说视频”,引导参观者以第一人称视角看到展厅内的每一个细节,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和在绘画上的匠心。
戴敦邦 《水浒传》 电视剧人物造型画展三维观展软件下载链接:
windows64位版本:
交大云盘下载:
https://jbox.sjtu.edu.cn/l/P1LRdL
腾讯下载:
https://share.weiyun.com/XVIn8Asn
百度网盘下载:
https://pan.baidu.com/s/1vkOScgs8Ek6nqV9o9F2pYg
提货代码:7c8k
安卓手机版本:
交大云盘下载:
https://jbox.sjtu.edu.cn/l/z15bCe
腾讯下载:
https://share.weiyun.com/rZPxo8HQ
百度网盘下载:
https://pan.baidu.com/s/1YXPfpZBiHrNcPYiv6hSufg
提货代码:51c1
软件使用说明:
Windows64位版本:
下载-解压-双击exe-自动检测环境(可能需要VC支持)
操作:按住鼠标右键放大视角,esc调出主菜单,WASD控制移动,鼠标控制视角,空格键跳跃,ctrl下蹲,还有
手工展厅模型设计
七个透明的白色立方体组成了“上海红色地标”的微型立体展厅模型,在这里可以自由选择路线,探索上海的红色之旅。这是上海市卢湾中学的一群初中生经过实地走访、不断建模、辩论、制作,为建党一百周年献上的一份特殊礼物。
今天下午,学校发布了这个原创产品“百年时空立方展厅”。
在线虚拟参观,离线三维建模
上海有很多红色地标,但是这些地标是怎么关联的呢?
今年1月起,卢湾中学10多名学生经过实地探索,设计了一个“九宫展厅”,将上海的九个红色地标按照一定的联想组合在一起。
这个设计也启发了更多的同学,于是678级的近50名同学决定共同打造一个“立方体展厅”,综合运用历史、道教、信息技术、美术等多学科知识,探索“党在上海的百年足迹”。
这一探索就是六个月。经过激烈的辩论、报告召集、游园演讲、资料论证、数据库建立、3D建模、网上展厅设计、实物模型制作,同学们在党史专家和学科老师的指导下,发布了这一创造性成果。该项目的成果是独创了线上“云”党史陈列馆和线下实体立方体模型。
若有所思在现场看到,发布的原创“立方体展厅”是运用3D建模、分子结构、魔方概念、电子交互等技术组合设计而成。
离线实体立方体模型,长、宽、高1米2的立方体,表面透明,灯光效果很酷。它是运用3D打印、3D设计、电子电路和人机交互技术制作的可拆卸、魔方形状的电子交互创意立体作品。该装置还可以在无网络环境下作为虚拟“云”展厅的触发控制器,浏览展厅,达到真实作品与虚拟展厅融合互动的效果。
在线展示利用Web技术将虚拟展厅云化,使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虚拟展厅,真正实现“跨时间、跨地域、跨文化”的无边界浏览,无需安装任何软件或特殊设备。
三个维度展示“党在上海的百年足迹”
资料组的同学告诉周,他们前期涉及了上海200多个红色资源。经过资源筛选和专家论证,最终评选出上海馆近百项资源,其中黄浦区40余项,包括黄浦校区16处红色印记和解放前在黄浦牺牲教育的8位革命烈士。
艺术团的同学们实地考察了很多红色场馆,研究了场馆的装修风格和布局,最终确定了三个不同时期场馆的配色和质感。
比如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展厅,采用暗红色和灰色的墙面进行配色,搭配浅色的地砖,表现出新民主主义时期传统而古老的装饰风格。
在社会主义时期的展厅里,用砖红色、黄褐色的凸起纹理和红色的地砖来表现那个时期的风格特征。
改革开放时期,选择大理石作为主要装饰风格,体现了现代化的感觉。同学们还设计了会场的周边,比如t恤、钥匙链、水瓶等等。
学生设计的“立体展厅”包括X轴、Y轴、Z轴三个维度。其布局是基于党史知识三个分类维度(历史时期、发生地域、资源类型)的逻辑的三维结构。借鉴魔方模型,将三个分类维度的查询路径聚集在空间的立方体中,形成27个3*3*3层的原创展厅。
“百年时空立体展厅”这一原创产品,展示了党在上海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再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发展历程。从空间维度展示了从党的发源地黄浦区到其他区的各类党史。从资源类型维度看,各种exhi
“立方体展厅”呈现27个正方形。每个展厅在维度上既独立又相互关联,可以沿着三个维度浏览“展厅穿梭”。网上展厅以丰富的文字、图片、视频,展示了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资源类型的党史故事。
“立体课程”旨在连接小学和中学。
这种基于项目的党史研究最终创造性地呈现了一个具有黄埔元素、卢湾特色和上海百年历史的“微型空间”。
更有甚者,项目组师生将“立方展厅”作为校园历史、道教研究的课程资源,设计了“立方课程”,可转让、可复制、可普及、可共享。
发布会上,学校还向卢湾高级中学和海华小学赠送了“立方课程”。海小学五年级学生代表和即将升入鲁高高一年级的三年级学生代表,纷纷表示要把“立方课程”从小学做到高中,做党史文化的传播者。
曾参与项目指导的华东师范大学党校党史专家张军华教授表示,“立方展厅”的背后是师生自主探究、资源共享、课程整合的价值体现,也是卢湾中学在“无边界”理念下构思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创造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