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more向大家介绍的是合成部门在《流浪地球》参与制作的部分镜头的视觉效果分析。 合成部门作为后期部分的最后一个部门负责在项目中将整个上游部门的要素进行衔接和融合以完成最终效果,这里带着代表性的镜头来说明合成部门在项目中所做的工作。
该镜头是电影《流浪地球》最长的单反镜头之一,全镜长共1330帧( 55秒左右),在NUKE合成软件中完成,镜头所用图层最高达90层,单镜头大小这张长镜头从地面矿场场景到发动机,再到外太空,涉及多个部分,关系种类繁多、复杂,最终这张镜头被合成并经过测试,花了15天左右的时间才完成。
镜头开始前,合成部门的艺术家找了雪景的视频和照片作为参考。 另外,拿到上游集团的第一版素材后,马上构筑一版的预合成。 这样可以检测哪些地方需要修改为上游小组,也更容易与上游部门沟通。 该镜头主要与上游部门沟通具体分层,配合上游部门测试效果。 由于该镜头帧数多且复杂,初步测试结束后,为了保证镜头效果,最终该镜头在合成环节中分由两位艺术家制作,以下部分主要为地面部分镜头,另一位艺术家制作镜头并拉出地球部分。
【地面部分透镜】
a-1
b-1
a-2
b-2
a-3
b-3
a-4
b-4
由于该镜头全长接近1分钟,因此在上图中只剪切并比较了完成前后的一帧。 (这部分是地面的一帧截图)
这里主要介绍发动机端口的制作分析。 ( a-4和b-4是制作前后的对比。 )这个部分有三个分析说明。
a .发动机烧红的效果
图1
图1是渲染引擎烧红的效果,烧红时的细节和调整性不高,所以与灯光部门取得联系输出了材质贴图层。 图2 :
图2
使用此层可以产生以下效果: 图3 :
图3 图3
最后mpt方面又在发动机的墙上画了烧红的效果。 图4 :
图4
最终通过组合这三个图层获得了最终的效果。 图5 :
图5
b .发动机火焰效应
图6
图6是特殊效果的渲染结果,与特殊效果部门协商最终火焰输出的层包含两个较大的层。 分别在下面的层:
第1层
第2层
然后,分别调整上面两个图层的红、绿、蓝三色通道以获得最终效果。 (图7 )。
图7 图7
c .发动机周围云的效果
图8是特效第一个引擎周围的云版本,第一次获得并测试这个版本后,发现云细节不够,就和特效部门商量,在这个版本上增加更多细节。 像图9的版本一样。 然后根据这个版本的云进行调整,完成最终的效果。
图8
图9
这样发动机部分的效果就全部完成了。 下图是最终的效果。
发动机效果图
【地球云和火焰部分的镜头】
由于场景中所有的工业设备和地理环境都是虚构的,整个电影的大部分场景都是由全CG制作的。 开头的CG长镜头基本包含了电影的所有工业元素,向观众展示了地球、太阳和空间站的关系。
在分析镜头时,总结了几个难点部分:
1、行星发动机从火焰向太空部分的转移:
镜头以发动机的火焰为中心上升。 为了减少计算量,提高渲染精度已迁移到超过000个在提取地形时被特效簇替换的火焰。
2、云由近景向远景过渡:
当照相机移动到地球上空时,特殊效果渲染的云看起来没有立体感,色彩也比较单一,因为灯光照射的范围不够。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合成环节中结合Layout提供的相机和地球模型的位置,制作了太阳光对云的影响。 在光线和颜色的调整下,云呈弧形,增强了冷暖的对比,更加丰富了画面的视觉效果,符合了剧中人类的希望。
3、行星发动机火焰闪烁频率太快:
由于特殊效果渲染的火焰动画闪烁频率太快,因此会影响整体视觉效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合成的一环中,使用Layout提供的3,000多个火焰obj,投射相对稳定的火焰素材,与特殊效果渲染的火焰重叠,达到比较真实的喷射器火焰效果。
从2023年3月开始制作到2023年1月结束经过了近10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这部电影对自己来说很大。 第一次接触硬科幻类型的项目对自己来说是全新的挑战,虽然辛苦但看到最终效果很棒,觉得一切都很值得。 我很幸运能参加中国科幻里程碑式的电影。 我相信公司以后能制作出更优秀的电影。 —— 《流浪地球》合成项目带头人王紫阳
制作《流浪地球》科幻题材的电影,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在艺术方面有更大的发挥空间,每一个场景从概念设计到最终完成,都吸取了众多艺术家的思想,见证了中国在CG领域的实力,为中国科幻增添了新的贝贝—— 《流浪地球》合成艺术家张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