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陶瓷烧制大国,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先民就已经能烧制和使用陶器。经夏、商、周,至明清八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从商、周、秦、汉的原始瓷,到东汉中期烧制出真正的瓷器以后,在盛唐、两宋达到瓷器烧制的空前兴盛。经元、明、清继续发展创新,特别是明初开始创烧了景德镇官窑,延续烧制到清代。在这慢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各个朝代烧制了大量的古陶瓷实物遗留在中国和世界各地博物馆和民间,埋藏在地下、江、河、海洋里的更是不计其数,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留下了无法估量的丰厚文化遗产。特别是唐、宋、元、明、清时期创烧的名窑、官窑精品、珍品、国宝级的名品,成为各国博物馆,国内外富豪大藏家不惜重金争相收藏。中国的瓷器书画等古代艺术品,唯独瓷器最为受收藏界认可和追捧,很早就进入国际艺术品市场。中国名品瓷器,欧洲名家油画,高端珠宝钻石被并称为世界艺术品中的三大宠儿。国际上经过多年的调查公布,中国古陶瓷精品的回报率为40%,在国际艺术品投资中是最佳回报。在近十几年的国际大拍中,中国古陶瓷艺术精品、珍品屡创数千万数亿元新高。收藏到一件中国古陶瓷艺术珍品,成为国内外大藏家富豪们的追求目标。中国古陶瓷艺术品为什么这么受国内外藏家喜欢和收藏,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独特优势,我把它评定为收藏指数为‘‘五颗星’’。
(一)无可替代的历史承载意义:拥有一件精美的中国古代陶瓷珍宝,珍藏在自家的书房或客厅,每天可以随意欣赏、抚摸,等同于近距离与古人对话交流,让您能随物遐想,领悟到古人对美的崇尚和追求,回归感受到千年以前的美妙意境。
(二)无与伦比的文化艺术魅力:一件古陶瓷艺术珍品,它可以集古雅的艺术造型,精美奇特的釉色变化,以及绘画、书法、雕塑等古代艺术为一体,让你尽享古代艺术之大美,百看不厌。
(三)具有观赏、把玩和实用多功能:拥有一件古陶瓷艺术珍品,在欣赏它艺术大美的同时,还可以上手抚摸和把玩,并且很多器物还可以实用。比喻一件宋代汝窑或官窑花瓶,用它插上自己喜欢的鲜花,装饰摆设在书房或客厅,可以尽显富贵和高雅。一只宋代国宝级精美茶盏,在欣赏把玩之后再用它品茶,其满足感和愉悦感让人难以言表。从历史记载看,清代的乾隆皇帝就是这样雅玩和享受,成为清代最长寿皇帝。上海收藏大家刘益谦前几年花2.8亿巨资拍到明代官窑成化斗彩鸡缸杯后,用它喝茶并拍照传到网上,在收藏界被传为佳话。
(四)易于保存,可以数百年数千年收藏传承:古陶瓷收藏对温度、湿度不需要特殊的条件要求,只要防止硬物磕碰都能长久容易保存。不像中国古书画和西方油画,要求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才能存放,一般私人很难长久无损收藏保存。
(五)保值升值,可实现利益最大化:中国古陶瓷珍品,在国际艺术品拍卖中,越是珍品、孤品都能高价成交,并且转手拍卖回报奇高。成化鸡缸杯,2008年在香港上拍时以2300万元成交,2014年重新上拍飙升到2.8亿元,其回报率创国际艺术品之最。
正因为中国古陶瓷有以上诸多优越特质,所以在国际和国内,不论平民和富豪,喜欢的人群众多。据说目前中国爱好收藏者有8000多万人,而其中爱好收藏古陶瓷者有3000多万人。也难怪近些年在古玩市场上清代晚期及民国时代的民用低档瓷器真品都难以见到,满市场能见到的都是仿品新货。翻阅历史,中国古瓷造假从明代初期永乐、宣德景德镇官窑就开始仿烧宋代汝、官、哥、钧、定名窑瓷器,台北故宫和北京故宫都有馆藏实物。清初康熙官窑,仿烧宣德、成化官窑,存世实物都书大“明宣德年制 ”或“大明成化年制”。晚清光绪则仿烧康熙青花或五彩瓷,收藏行内称为“小康瓷”。民国时期仿古造假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泛滥时代,主要是古董商人与民间制瓷业主之间相互勾结,仿烧宋代五大名窑、明、清官窑瓷器精品名品。除了在国内欺骗收藏眼力低的藏家,一部分转卖到国外,坑骗外国人。新中国成立以后,六十、七十年代国家为了出口创外汇迎合外国人的喜好也烧制过书,“大清乾隆年制”官款瓷器,被称为出口瓷,现在有些被国内藏家从国外买回来当作乾隆朝的到代真品收藏。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2年文物法修改以后,公民可以合法收藏古玩艺术品。国内外拍卖中国古陶瓷也逐年的高价成交,更加助推了民众对中国古陶瓷的收藏热潮,随之而来的仿古造假也越来越多。1997年,笔者到景德镇参观考察,民间私窑就开始仿烧明、清官窑瓷器。同年秋到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本人还有幸买到了一对明代中期“空白期”绘有龙纹的青花烛台。2014年春笔者再到北京看嘉德春拍预展,顺便到潘家园古玩市场闲逛,整个地摊市场都是新仿假货,更让我震惊的是在一些常年固定的摊位上出现了大量的批发销售仿古瓷。有的摊位专卖仿唐三彩及唐代名窑口瓷器。有的摊位专卖仿两宋时期汝、官、哥、钧、定窑瓷器。仿元代的青花、釉里红,明代的官窑青花、五彩、斗彩,清代官窑、民国粉彩、仿文革瓷真是应有尽有,让人大开眼界。很多开古玩店的店主因手中没有老货卖,去低价批发选购,买回来欺骗不懂行的买主。现在中国大江南北,凡是古代烧制过陶瓷的地方,都在烧制仿古陶瓷,出现了许多造假专业村,形成了造假销售产业链,造假之风铺天盖地,全国各地的古玩市场假货充斥,真品老瓷可谓九牛一毛。在当前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要想收藏到古陶瓷真品,或者对自己已经收藏的陶瓷实物做出准确的真假判定,对自己想买或者想卖的藏品能做出比较合理的估价,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收藏者面前必答的课题。要求我们每一个藏者要具备丰富的古陶瓷收藏理论知识,有扎实的判断真假的经验和眼力,答对了是赢家,否则就是输家。笔者从八十年代晚期开始爱好古陶瓷收藏,经过三十余年的坚持收获到三方面的积累。一是古陶瓷知识积累。三十多年来,家中购买有关古陶瓷收藏类书籍和杂志300多本,并且都经过认真学习和记录,对中国古陶瓷烧制发展历史,以及中国各朝代南北方重点窑系窑口烧制陶瓷的始终年代及烧制的瓷品种类,创新的品种等都有比较全面的辩识和认知。其中在2000年前后到河北定窑,河南、山东淄博等窑址进行过考察,通过各方面的学习考察,丰富了自己古陶瓷收藏知识积累,在收藏实践中判断反应快、敢决断。二是古陶瓷藏品积累。三十多年来,共收藏到古陶瓷真品400余件。从八千年前新石器时期的陶器,至唐、宋、元、明清,除了商、周、三国时代没能收藏到实物,其余历代都有代表实物。以唐、宋、元、明藏品最多,其中有一定数量的精品、珍品、孤品。在对这些各朝代藏品欣赏、研究、抚摸、把玩的过程中,除了对历代各窑口瓷器的胎、釉、彩、造型有比较全面的直观认识,也使自己找到了在书本上学不到的对古陶瓷判断真假的灵感,即“气韵”和“神韵”。三是对古陶瓷鉴定经验和眼力的积累。三十多年来,由于自己在古陶瓷收藏学习方面坚持不懈,始终如一,知识、藏品、经验和眼力都收获了提高和升华。2007年,本人写了两篇文章,一篇是“古瓷火石红揭秘”全文八多字,另一篇是“瓷器釉光观测识读是古瓷鉴真判假的制胜法宝”全文五千多字。这两篇文章转发到雅昌艺术品论坛网以后,得到版主的高赞及全国藏友的一致点赞和好评,时过多年以后,国内的藏友仍然在百度网上转发。2017年本人又写了两篇收藏方面的文章:一篇是“玩收藏也要讲天时、地利、人和”,另一篇是“知识和眼力是瓷器收藏成败的决定因素”。这两篇文章转发给藏友以后,也获得大家一致点赞。由于知识经验和眼力有过人之处,在收藏实战中每年都能收获到惊喜,在市场和古玩店中买到物超所值的古陶瓷真品。在2019年烟台三站新建的古玩市场展销交流中,五月份收获了一件唐代三彩仕女甬,八月份又收获了一件南宋龙泉窑青瓷盖罐,都能算是小精品够馆藏级。有坚持和付出,必有收获和回报。三十多年的古陶瓷收藏之路,我收获了知识,收获了经验和眼力,最终也收获了藏品、财富和快乐。古陶瓷收藏也是我一生中最为得意,最有成就感的一件幸事,应该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下面把自己三十多年古陶瓷收藏方面的经验和认识,整理提炼,用文字表述以便于藏友之间共同交流学习提高。
一、古陶瓷鉴定实用五法:一是看:看气韵和神韵。看造型,看胎质,釉色,看青花发色,看彩料,看绘画,看款识,看土锈水锈,看磨损痕迹,最后看釉面老化釉光包浆。在以上看的过程中,如果第一眼看到气韵神韵是一眼新的仿品,就不需要继续劳神费眼了,可以果断判断为仿品。如果第一眼看着有老气,是老窑器,可以根据造型、装饰、胎质、釉色、土锈、水锈、等特征判断是那个朝代,什么窑口。如果是青花瓷,可根据实物的造型,装饰、胎质、釉质、青花发色、绘画风格、底足款识判断是唐代青花还是元代、明代、清代,依次排除,最后得出个初步判断。如果是五彩瓷,可根据造型、装饰、胎质、釉质、彩料、绘画、底足款识判断是否符合明代宣德、嘉靖、万历、清初康熙、清末光绪、民国依次排除,最后得出初始判断。如果是粉彩瓷则从粉彩器最早创烧的康熙晚期开始依次排除。综合以上方法,其它瓷类也是首先从这种瓷的最早创烧年代开始往后类推排除,找出落点得出初判。初始判断以后重新审定,看胎质,釉质是否到代。土锈、水锈是否自然,磨损使用痕迹是否自然,底足落款是否到代,寻找疑点。然后看釉面釉光包浆是否自然老化温润。新瓷釉面生硬光亮,火光刺眼,被称为贼光。二是摸:用手抚摸瓷器的釉面,古瓷的釉面历经数百年,上千年的老化,手摸都有熟旧温润的感觉。比喻唐代三彩器釉面较厚,抚摸厚润且有丝绸般的细滑感。元代、明代早期景德镇官窑器抚摸釉面,手感厚润如玉。清三代官窑瓷器的釉面,手感细润如幼儿的皮肤。新瓷釉面看似精细,手摸发涩,找不到润感。元明早期青花瓷用进口青料,手感有凹陷感,釉里红瓷手摸有凸出感,明初景德镇永乐官窑底足露胎部位手摸有米粉般的细腻感,清初康熙官窑底足露胎部位手摸也有细腻的感觉。通过抚摸手感,对所鉴器物做出补充验证。三是掂:通过对本人收藏的实物上手比较发现,唐代的瓷器多数都胎体比较厚重,手掂有压手感。元代的瓷器也多数都胎体厚重,手掂有压手感。明代宣德官窑多数都胎体厚重,手掂有压手感。清代康熙瓷器多数都胎体厚重,手掂有压手感。这在鉴定时,对这四个时代的器物可作为重点参考。四是闻:这一方法主要是针对出土器物鉴别,出土的陶瓷实物,都会受到地下土锈侵蚀,特别是底足露胎部位,或唐、金、元施釉不到底的露胎部位最为明显。可以用水洗法,片刻后闻一下,真品能闻到浓重的土腥味或脏气味,根据味道可以帮助你判断是其它地下出土还是墓葬出土,提供参考依据。五是听:真品古陶瓷,由于年代久远,胎质老化,用手指弹击后发出的声音能让人感觉到有陈旧老化的声音。特别是景德镇窑元、明时期的盘碗类器物,用手指弹击口沿部位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悠长有余音,新瓷弹击声音短促刺耳无余音。通过听声音可以对器物新老判断提供补充依据。一件陶瓷器物经过以上五种方法全方位鉴定结束以后,只要有一定的中国古陶瓷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鉴定经验的藏者,对这件实物的真假、窑口年代,应该会给出一个比较明确的答案了。当然对于一知半解,无鉴定经验者,或者玩新品假货的人,仍然会是雾里看花,无果而终。
二、古陶瓷收藏价值评估:
每一件古陶瓷藏品都承载着它所在历史年代或多或少的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信息,这些信息的存量和珍稀决定了这件藏品的收藏价值。国家博物馆将文物定级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分为一、二、三级。一级文物中有较高历史,科学和文化艺术价值并且特别稀少的孤品文物被称为“国宝级”。承载的信息量多少,艺术性,珍稀性与所定的层级成正比关系。我们民间收藏一般把藏品分为孤品、珍品、精品、普品、大路货。这和国家的定级不同,标准和含意相似。一位真正的古陶瓷收藏者或是收藏家你的收藏品首先要保真,真中要求精、珍、稀。行内经常会有人评论“这人收藏了一家垃圾”,即收藏些假货。或“这人满家东西不值人家一件的钱”,即收藏的数量不少,但都是些低档大路货。一位成功的收藏家识真藏真是必须,识真藏精才算高手。这就要求我们藏家在识真的基础上,还要有一双慧眼,识宝藏宝。一件古陶瓷器物要读懂发现它的所有价值点,最后客观综合评估它的自身价值。做到这一点,你在买藏品时才能心中有数,买得物有所值或者物超所值。如果卖给别人也能卖得价钱合理,不至于被高手捡漏。收藏行内有句真言叫“货卖识家”,只有知识和眼力水平相当,相互才能有公平合理的愉快交易,最后成为朋友。如何对一件古陶瓷藏品价值评估做到相对合理,主要把握好以下三点:
㈠了解当前国际国内藏界市场行情导向。收藏界国际国内对中国历代各朝古陶瓷不同品类的市场行情会不断的有所变化。比喻说2000年前,国际国内拍卖的明、清景德镇官窑青花、粉彩瓷最为热门,民间交流也以清代民窑青花、粉彩类比较抢手。2005年以后,明、清官窑仍是主角,元代青花瓷异军突起,抢占了一席之地。近些年宋代名窑精品,茶盏精品热度升高,民间交流宋、元各窑口茶盏也十分热销。
㈡未来中国历代古陶瓷市场前景预测:根据国际国内收藏界对中国古陶瓷的传统认可,以及国内藏家收藏理念的成熟和升华,笔者预测未来唐、宋、元、明、清名窑精品,以及中国历代陶瓷雕塑精品都将会长盛不衰。另外根据中国茶文化在全世界的热传,古代茶器及宜兴老紫砂精品也将前景利好。
㈢当下和未来不论买或卖都要对藏品的价值准确评估,心中有数。收藏古陶瓷有个三字金言即“真、精、新”,真必须是到代真品;精既是同类中的精品;新既是品相完美如新。比喻同样两件器型,尺寸相同的南宋龙泉窑瓷器,一件釉色如梅子青精美如玉,让人爱不释手,志在必得。另一件釉色非青非黄找不到美感,没有让人据为己有的心动,这两件瓷器的市场价值能相差十几倍甚至数十倍。收藏古陶瓷器型是否精致,釉色是否精美,绘画艺术的层级高低,存世量多少等都与价值评估相关。目前在收藏行内清供类中的香炉、烛台,文房类中的笔筒、洗、盂、印盒等价值高且抢手。绘画器物中绘人物、龙纹比绘其它内容价要高。笔者在二十五年前收藏到一件清代康熙早期的青花香炉,此香炉为鼎状,仿商周青铜器造型,三个足为雕塑的三个龙头。炉的口沿部位绘有四层纹饰,炉的腹部绘一幅八仙祝寿山水人物画,画有八仙等十六个人物,一头毛驴,应该是众仙给太上老君祝寿。造型制作规整奇特,胎釉精细,青花发色青翠艳丽,人物绘画有明末清初人物画名家陈老莲的风格。品相完美无损,虽然无款,应是康熙早期景德镇官窑烧制。深入解读该炉有五大价值点:1.是一件清供器中的香炉。2.造型仿青铜鼎,古代青铜鼎只有帝王才能拥有。3.足为三个龙头,龙纹在清代规制中只有皇帝和皇亲才可以配饰。4.绘画为八仙人物祝寿,人物众多为十六个人物,绘画内容福寿吉祥。5.该炉应该是孤品。根据以上该炉承载的信息可以判定,此炉应该是清代康熙早期专为某位王爷祝寿定烧器,虽然无款,应该是官窑烧制,因为清代康熙皇帝九岁登基,十八岁以前皇家烧制官窑瓷器都不准写官款。根据以上解读,这件青花香炉的收藏价值就非同一般了,应该是一件珍品或独一无二的孤品。笔者家中过春节供奉宗谱用这件香炉搭配一对明代中期绘龙纹青花烛台,放在桌案上做供器,给祭祖增添了浓厚的古气和古韵。收藏界许多人都说“瓷器收藏水太深”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只是相对而言。只要你多学习,多看真品实物,丰富知识,提高眼力,也并非深不可测。近些年拍卖行业经常宣扬一个说词叫“流传有绪”这是针对买家的一种忽悠和洗脑。所谓的流传有绪对古书画而言可以参考。比喻一幅宋代书画,有元代某位名人的收藏印章或题拨,到了明代,清代都有流传印记,只要不是作伪可以采信。但是古陶瓷就不同,一件近现代出土的宋代龙泉窑瓷器真品,你无法找到它流传有绪,就在国家博物馆的很多古陶瓷藏品都无法查找流传经历。国内一些大款玩收藏喜欢听故事,迷信国外回流,很多人上当受骗。比喻说一件民国时期仿制汝窑瓷,当时被日本人收藏,这位日本藏家一直当做真汝瓷收藏,此后经高手指点发现是仿品,但是仍然用民国时代的老盒包装,并有同时代的文字提记。如果你没有识别真假汝瓷的眼力,只迷信是外国人的早年收藏和流传有绪,那你一定会上当中套了。古陶瓷收藏所谓的流传有绪是一个伪命题。真正的高手只看藏品,不问来路,不听故事,不信所谓的流传有绪。
为防疫病被困家中,借空闲把自己有关古陶瓷收藏方面的经验和认识表述成文,很多都属于个见,不一定正确,也因水平所限文词不够精炼仅供众藏友借鉴和参考,恭请多给批评指正。
壹点号烟台文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