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电影《卧虎藏龙》中李慕白牵着马行走在村落,当玉娇龙蜻蜓点水穿梭在湖面高墙之上, 这在影像中展现的那些古老的村落的美,有一个画家也曾经来这里写生,这些江南水乡那‘粉墙黛瓦马头墙’,那些黑色小窗,白色高墙的老宅,马头翘角,错落有致镶嵌在画纸之上,令人过目不忘,这就是吴冠中先生的“江南水乡”的经典作品。
很多人知道吴冠中的画作,将他比做江南水乡娴静之美的代言人,他把西方油画的色彩与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趣味融合在一起,创新发展的中国山水画,殊不知他的文笔更能表达出他的美学思想,如艺术史研究家迈克·苏立文教授评价吴冠中的文字:单凭发表的文字就足以使他在艺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他那强烈、简练与坦诚的表达方式,可与他所崇拜的梵高媲美。
吴冠中散文精选集《谈美说画》集结了四十八篇,分为“美学常识”“美话人生”“美学小札”三部分,时间跨度从1979年到2000年超过二十年,这一段时间属于吴冠中的创作爆发期,从1936年考入国立杭州医专、1947年赴法留学、1950年在北京工作,之后一直在教学与四处采风写生,在这些文章里可以细细梳理吴冠中先生的艺术探索,用一种崭新的视野和气魄,把中西美术融合的艺术创作概念进行了完美的解答,这也是一次美学散步,一次美的历程。
在《美学常识》中主要讲述对美的鉴赏,比如发现绘画中的形式美。形式美是美术创作中关键一环,这方面西方绘画的创作方法值得学习与借鉴,西方科学的崛起让解剖、透视、立体感等呈现在画作中表达绘画对象的客观真实,吴冠中先生在文章中将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和波提切利的《春》、马蒂斯和蔚县剪纸、宋徽宗的《祥龙石》与抽象派等进行对照,可以发现这些杰出的艺术作品所呈现出来的美感有着共同点。这也是吴冠中的绘画理念:油画必须民族化,中国画必须现代化。
吴冠中挚爱梵高、鲁迅,不管是印象派的形象朦胧美还是文学意境的朦胧含蓄,都是作者追求表达内心的感受与意境。吴冠中在文中讲到自己的油画从江南的灰调起步,故乡浸透着明亮的银灰,接着进入白色时期与黑色时期,也就是用灰白黑三色形成自己的风格,把自己的感情传达出去。曾长期被批判形式主义者的吴冠中在书中《风景写生回忆》中用自己的写生经历讲述自己的绘画理念,尤其是“粪筐画家”的经历,在艰苦的环境下,在河北农村相对单调平淡的地形中,在田间地头作画。吴冠中曾深情表述:“我珍视自己在粪筐里的画在黑板上的作品,那种气质、气氛,是巴黎市中大师们所没有的,它只能诞生于中国人民的喜怒哀乐之中。朝朝暮暮,立足于自己的土地上,拥抱着母亲,时刻感受到她的体温与脉搏!”
这是家园里的东方情思,美来自生活,就算是梵高,也是将自己的命运倾泻在画作中强烈的视觉世界中。一名真正的艺术家是孤独的,他要在苦难中发现的生命底色,要饱含着对祖国土地的热爱,对人间美好的向往,对艺术生命的敬畏。只有这样手中的画笔才能描绘出生活中的真、善、美,才能呈现出时代的力量和璀璨的前景。水陆兼程,往返于油彩与水墨间;天上人间,徘徊于具象与抽象间。日已暮,前程何处,问来客,别人也说不清柳暗花明新村的方位,他们有的中途停下了,有的折回来了,我只在孤独中走,默念夸父,默念罗丹的《行走的人》。这个行走在天地之间的绘画行者,用他的作品定格了山水之美,用他的文字点亮了美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