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典童谣(中国文化童谣)

作者:曹亮刘鑫
童谣是指在儿童中传唱的歌谣,它融合了儿童文学和歌曲的特点,是文学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在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中,古今中外的童谣以其独特的文化意蕴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儿童的成长,留下了许多广为传唱的经典作品。真善美的主题、生动的文字、朴实的旋律、诗意的语调,以及童谣自然质朴的艺术特色,使其在跨文化传播中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中国古代童谣
经常描绘孩子玩耍的场景。
童谣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国语晋语》话:“小子,小子。唱歌。”所以,中国古人在先秦时期就给“儿歌”一词下了定义,明确表示专指儿童所唱的歌谣。
童谣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相关记载最早见于《左传》:“童谣曰:‘丙之晨,龙尾之晨,龙尾之晨;皆服而摇,取雉,鹑之心,神之策,火将成军,雉必跑。”“这首童谣记载了历史上有名的‘假道杀郭’的故事。其大意是:丙子凌晨,尾星消失在地平线上,齐整的晋国军队夺取了虢国的旗帜。鹌鹑火星明亮而耀眼,而侧田星暗淡而隐退。正当鹌鹑飞来的时候,晋军来到了虢国,不得不赶紧出城。其中的“龙尾”、“鹌鹑”、“天策”都是指占星术,早期的童谣被赋予了预知未来的神秘功能。因此,中国古代童谣作为记录、保存和传承文化的不可或缺的载体,不仅具有娱乐和教育功能,还具有一定的政治功能。
将游戏引入童谣是中国古代童谣的常见表现形式。如明代《帝城景物略》所言:“二月二,儿戏有谚:‘柳活,顶抽。杨柳青,放空钟。柳树发芽,铙钹演奏。柳树死了,踢毽子。“通过这首童谣,我们可以一窥当时北京孩子们玩耍的场景。孩子们玩着以柳枝的复活、变绿、发芽、枯萎为标志的不同竞技游戏,类似于古代成年人用杜鹃的啼叫、蝉的鸣响、菊花的盛开等生物现象为标志,来判断季节的变化,安排农作物的种植。
在中国古代,童谣又被称为“儿歌”、“童言”、“童谣”。如《孟子离娄上》所载:“听话者之歌:‘沧浪之水清,可鞭我;汹涌波涛的水是浑浊的,能舔到我的脚。”“大意是:沧浪之水清,可洗我冠;沧浪之水浑浑噩噩,你可以用它给我洗脚。这首童谣传达了孔孟的入世思想,提醒人们要善于把握命运,适当利用外部环境为自己服务。外在的“水”是多变的,时而清澈,时而浑浊。水清的时候用来洗流苏,水浊的时候用来洗脚,做到各人有各人的位置,各人有各人的用处。拥有积极的心态,让客观环境为你服务,这是儒家积极入世思想的具体体现。
中国当代童谣
用大自然的美启迪孩子们的心灵
20世纪上半叶,随着校歌的兴起和北大《歌谣周刊》的成立,中国出现了创作童谣的热潮。一些童谣起源于日本、欧洲和美国。比如《友谊地久天长》原本是苏格兰的民歌,《两只老虎》的旋律来自于17世纪的法国童谣《雅克兄弟》。
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许多优秀的中国童谣相继涌现,成为当代艺术的重要文化符号。这些童谣主题新颖,歌词朗朗上口,艺术新颖,受到广大儿童的欢迎。与儿童剧有着天然的联系,当代童谣中的作品大多描绘了儿童的玩耍场景。跳皮筋、搭积木、转陀螺、踢毽子、跷跷板是童谣常见的主题。比如《跳皮筋》:“一排小姑娘,辫子翘着,在一边排着队,等着皮筋跳。”这首童谣描绘了一群小女孩扎辫子,排队跳橡皮筋的画面。再比如《搭积木》:“大块的,红黄蓝的,方的,圆的。孩子们,来玩吧。你坐火车,我造火箭。”《橡皮泥》:“油灰,拿在手里玩游戏。你捏一只小猫,我捏一只大公鸡。”这两首童谣描绘了孩子们玩玩具的场景。这种游戏童谣充满了生活气息,表现了孩子的自由和天真。
当代童谣除了描绘游戏场景外,还有一类以动物、植物、自然景观为题材的作品。如《小青蛙》:“小青蛙,呱呱呱呱,在水里游,在岩石上爬。吃害虫,保护庄稼,人人都得保护。”《花蝴蝶》:“头上两须,穿花衣,飞进花中,授粉吃蜜。”这类童谣多描绘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如青蛙、兔子、金鱼等。童谣通过描述小动物的形状、声音和活动使它们的形象栩栩如生。还有很多描写自然景观的童谣,比如《春雨》:“滴答,滴答,下毛毛雨了!小草说:下去,下去,我要发芽。梨树说:下去,下去,我要开花。麦苗说:下去吧,下去吧,我要长大。嘀嗒,嘀嗒,下毛毛雨了!”这首童谣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春雨中青草、梨树、麦苗的活动,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我是小雪花》 《雨点沙沙》 《月亮歌》等童谣的内容贴近孩子的日常生活,有助于孩子体会生活的美好,激发孩子对自然的热爱。
外国童谣
简洁,生动,充满童趣。
在国外,儿童音乐艺术领域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门类,那就是题材丰富、体裁风格各异的童谣。在浩如烟海的音乐文化中,外国童谣以其甜美的旋律、搞笑的内容、简洁的结构赢得了世界各地孩子和家长的喜爱。
19世纪是西方童谣的黄金时代。随着西方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尊重儿童作为独立个体的观念促进了童谣的发展。这一时期西方童谣的代表作品有《玛丽有只小羊羔》:“玛丽有一只小羊羔,白得像雪,浑身是毛。无论玛丽去哪里,它总是跟着她。”这是美国女诗人莎拉约塞法黑尔写的一首童谣,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和她的宠物小羊之间的故事。西方文学中的宠物通常是拟人化的,宠物与人类的关系是亲密的。作者通过讲述儿童和小动物之间有趣的故事,采用音乐语言和口语化的风格,使得这首童谣自问世以来备受推崇。
与西方不同,日本童谣兴盛于20世纪。日本大正时代的文化繁荣昌盛,充满活力。北原白描的《赤鸟》、野口的《金船》、西条的18 *都是这一时期日本童谣的代表作。日本童谣中的许多优秀作品,已经成为当今儿童文学领域的经典。比如《童话》:“十五的月亮,你好吗?老奶奶已经辞职走了。我十五的月亮,姐姐,她已经给了乡下的一户人家。十五月的婆婆,我想再见到我死去的母亲。”在这首童谣中,作者在十五月亮的基础上,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再如《十五的月亮》:“萤火是灯,借雪,勤于学。曾几何时,寒窗苦读,年复一年。岁月在流动,现在离开指日可待。”这首童谣展现了毕业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校园浓厚的书香气息。(曹亮刘鑫)
原标题:古今中外精品童谣,历久弥新,传播经典
来源:海南日报

其他教程

航天精神的高考作文(关于航天的作文材料)

2022-9-7 11:57:27

其他教程

再循环不过是找“易”中间人。唐华华酒店在招新人。

2022-9-7 11:59:2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