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 中医(基础中医英语翻译)

本文转自:华南翻译市场
前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这也是我国第一部中医药发展白皮书。
据了解,白皮书从中医药的历史发展和特点、中国发展中医药的国家政策和主要措施、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中医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对中国中医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
全文约九千字,由前言、正文和结语组成。它以中文、英文、法文、俄文、德文、西班牙文、日文、阿拉伯文等多种语言出版。中、英文版已分别由人民出版社和外文出版社出版。
边肖精选了《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的第一部分《中医历史发展》,里面收录了很多中医关键术语的官方英文翻译,值得收藏!
中医药
中医在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中医的历史发展
中医的历史发展
1.中医的历史发展
1.中医历史
在古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发现了一些可以止痛的动植物,积累了一些用药知识。
随着人类的进化,我们开始有目的地寻找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药物和方法。所谓“神农尝百草”“药食同源”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在遥远的古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偶然发现一些生物和植物可以用来治疗某些疾病和疼痛,并逐渐掌握了它们的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积极寻找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药物和方法。“神农尝百草”、“药食同源”等说法是那个年代的特色。
夏朝(约公元前2070-1600年)酒和商朝(公元前1600-1046年)汤的发明有助于提高药效。
夏朝(约公元前2070-1600年)酒精的发现和商朝(公元前1600-1046年)草药汤剂的发明使药物更加有效。
西周时期(公元前1046-771年)有食医、病医、医生、兽医的分工。
在西周时期(公元前1046-771年),医生开始分为四类——营养师、内科医生、汤药医生和兽医。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221年),扁鹊总结前人经验,提出了“望、闻、问、感”的方法,为中医临床诊疗奠定了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221年),扁鹊吸取前人的经验,提出了四诊——望、闻、问、切,为中医的诊断和治疗奠定了基础。
秦汉时期(公元221-220年),中医古籍(公元《黄帝内经》年*)系统论述了人体生理、病理、疾病、“治未病”的原理和方法以及疾病治疗,确立了中医的思维模式,标志着从单纯的临床经验积累发展到系统的理论总结阶段,形成了中医的理论体系框架。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编纂的《黄帝内经》提供了关于人体生理学、病理学、疾病症状、预防治疗以及治疗原则和方法的系统论述。这本书确定了中医学的框架,是中医学发展的里程碑,标志着从临床经验的积累到理论的系统总结的转变。中医的理论框架已经形成。
东汉时期,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提出了外感热病(包括温病和其他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原则和方法,论述了内伤和mis的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的辩证规律和原则
东汉张仲景整理的《伤寒杂病论》提出了治疗外感热病(包括瘟疫)的原则和方法。
它阐述了由内科疾病引起的杂病的辨证规则和原则,包括它们的预防、病理、症状、疗法和治疗。为中医证型诊断和辨证论治奠定了理论和方法学基础。
同时期的《神农本草经》 ,概括论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合和、四气五味等药物配伍和药性理论,对于合理处方、安全用药、提高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东汉末年,华佗创制了麻醉剂”麻沸散”,开创了麻醉药用于外科手术的先河。
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这一时期出现的另一部医学文献杰作——概述了药物成分的配伍理论。例如,它认为处方应同时包括君(或君)、臣(或臣)、佐(或佐)和使(或使)成分药物,并应体现七情的和谐以及药物的”四性”和”五味”属性这些都为中药方剂的生产、中药的安全应用和提高疗效提供了指导,从而为中医药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东汉末年,华佗(约140-208)被记录为第一个在外科手术中使用麻醉剂(麻沸散)的人。
西晋时期(265—317),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 ,系统论述了有关脏腑、经络等理论,初步形成了经络、针灸理论。
西晋皇甫谧的《针灸学真经》阐述了脏腑和罗京的概念。这是罗京和针灸理论开始形成的时间点。
唐代(618—907),孙思邈提出的”大医精诚”,体现了中医对医道精微、心怀至诚、言行诚谨的追求,是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在中医药中的集中体现,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
唐代伟大的医生孙思邈(618-907)提出,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这最终成为中华民族道德价值的体现,是中医界自觉坚持的核心价值。
明代(1368—1644),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在世界上首次对药用植物进行了科学分类,创新发展了中药学的理论和实践,是一部药物学和博物学巨著。
明朝李时珍(1368-1644)编写的《本草纲目》是一部草药学和自然科学的杰作,是世界上第一部对草药进行科学分类的书。这是一个开创性的工作,提出了中药制药理论。
清代(1644—1911),叶天士的《温热论》 ,提出了温病和时疫的防治原则及方法,形成了中医药防治温疫(传染病)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清代叶(1644-1911)的《温病论》提出了防治温病的原则和方法。它代表了中医预防和治疗此类疾病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清代中期以来,特别是民国时期,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一些学者开始探索中西医药学汇通、融合。
随着西方医学从清朝中期开始在中国传播,特别是在民国时期(1912-1949),一些中医专家开始探索如何吸收西方医学的精华,以实现中西医结合。
2、中医药特点
2.中医特色
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医药不断吸收和融合各个时期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文思想,不断创新发展,理论体系日趋完善,技术方法更加丰富,形成了鲜明的特点。
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医不断吸取和吸收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先进元素。通过许多创新,其理论基础覆盖了更多的领域,其治疗各种疾病的方法得到了扩展,显示出独特的特点。
第一,重视整体。中医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人体内部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重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认为精神与形体密不可分,强调生理和心理的协同关系,重视生理与心理在健康与疾病中的相互影响。
第一,重视整体观。中医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互动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正如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体内部器官之间的关系一样,因此它重视自然和社会环境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此外,它认为精神和身体是紧密相连的,强调身体和精神因素的协调及其在健康和疾病条件下的相互作用。
第二,注重”平”与”和”。中医强调和谐对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认为人的健康在于各脏腑功能和谐协调,情志表达适度中和,并能顺应不同环境的变化,其根本在于阴阳的动态平衡。疾病的发生,其根本是在内、外因素作用下,人的整体功能失去动态平衡。维护健康就是维护人的整体功能动态平衡,治疗疾病就是使失去动态平衡的整体功能恢复到协调与和谐状态。
第二,重视和谐原则。中医特别强调和谐对健康的重要性,认为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取决于身体各个器官功能的和谐,情绪表达的适度状态,以及对不同环境的适应和顺从,其中最重要的是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生病的根本原因是各种内外因素扰乱了动态平衡。因此,保持健康实际上意味着保存身体功能的动态平衡,而治愈疾病意味着将混乱的身体功能恢复到协调和谐的状态。
第三,强调个体化。中医诊疗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体现为”辨证论治”。”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采集的症状、体征等个体信息,通过分析、综合,判断为某种证候。”论治”,就是根据辨证结果确定相应治疗方法。中医诊疗着眼于”病的人”而不仅是”人的病”,着眼于调整致病因子作用于人体后整体功能失调的状态。
第三,强调独立性。中医在充分考虑个人体质、气候和季节条件以及环境的基础上治疗疾病。这体现在”辨证论治”这个名词上辨证是指在分析通过望、闻、问、触等方法收集的特定症状和体征的基础上,将疾病诊断为某种证候,而治疗是指根据辨证确定治疗方法。中医疗法的重点是病人而不是病人所患的疾病,即旨在恢复被致病因素破坏的身体功能的和谐状态。
第四,突出”治未病”。中医”治未病”核心体现在”预防为主”,重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中医强调生活方式和健康有着密切关系,主张以养生为要务,认为可通过情志调摄、劳逸适度、膳食合理、起居有常等,也可根据不同体质或状态给予适当干预,以养神健体,培育正气,提高抗邪能力,从而达到保健和防病作用。
第四,强调预防治疗。治未病是中医的一个核心理念,它非常重视疾病发生前的预防,防止生病时的病理变化,并防止康复中的病人复发。中医认为生活方式与健康密切相关,所以主张在日常生活中要养生。中医认为,一个人的健康可以通过情绪调节、平衡的劳逸、合理的饮食、规律的生活来改善,或者根据人的具体身体状况,通过对生活方式的适当干预来改善。通过这些方法,人们可以培养元气,保护自己免受伤害,保持健康。
第五,使用简便。中医诊断主要由医生自主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收集患者资料,不依赖于各种复杂的仪器设备。中医干预既有药物,也有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非药物疗法。许多非药物疗法不需要复杂器具,其所需器具(如小夹板、刮痧板、火罐等)往往可以就地取材,易于推广使用。
第五,简单。中医通过望诊、闻诊、问诊和触诊来诊断病人。除了药物治疗,中医还有许多非药物治疗的替代方法,如针灸、推拿、拔罐和刮痧。不需要复杂的设备。中医工具,例如中国整骨术中使用的小夹板,刮痧中使用的勺子,或拔火罐疗法中使用的杯子,都可以从手边的材料中汲取,因此这种疗法很容易传播。
3、中医药的历史贡献
3.中医的贡献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典型代表,强调”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调和致中”,”以人为本、悬壶济世”,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内核。
中医药还提倡”三因制宜、辨证论治”,”固本培元、壮筋续骨”,”大医精诚、仁心仁术”,更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为中华民族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启迪。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色。中医运用”人应遵循自然规律,寻求天人合一”、”阴阳平衡,以达到中庸之道”和”行医应以助人为目的”等原则,体现了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中医还提倡”充分考虑环境、个人体质和气候及季节条件,进行辨证和确定治疗方法”,”补本培元,强筋壮骨”,”医术高明,医德高尚”,这些概念丰富了中国文化,为研究和改造世界提供了一个开明的基础。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原创的医学科学,从宏观、系统、整体角度揭示人的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认知方式,深深地融入民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健康文化和实践,成为人们治病祛疾、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维护着民众健康。
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屡经天灾、战乱和瘟疫,却能一次次转危为安,人口不断增加、文明得以传承,中医药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医起源于中国文化。它从宏观、系统和整体的角度解释了健康和疾病。它展示了中国是如何看待自然的。作为一种独特的医学形式,中医对中国人民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是帮助中国人民保持健康、治疗疾病和长寿的主要手段。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的自然灾害、战争和瘟疫,继续繁荣昌盛。在这个过程中,中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医药发祥于中华大地,在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自己的同时,也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
早在秦汉时期,中医药就传播到周边国家,并对这些国家的传统医药产生重大影响。预防天花的种痘技术,在明清时代就传遍世界。《本草纲目》 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达尔文称之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针灸的神奇疗效引发全球持续的”针灸热”。抗疟药物”青蒿素”的发明,拯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同时,乳香、没药等南药的广泛引进,丰富了中医药的治疗手段。
中医诞生于中国,也吸收了其他文明的精华,不断进化,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早在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中医就在许多邻国流行,并对其传统医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医天花疫苗接种技术在明清时期(1368-1911)就已经传播到了中国以外。《本草纲目》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广为流传,英国生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称这本书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针灸的显著疗效使其在全世界广受欢迎。青蒿素(青蒿素,一种抗疟疾药物)的发现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与此同时,乳香和没药等药用物质的大量进口丰富了中医疗法。

其他教程

北京蹦极高度排行榜(北京蹦四交谊舞基本步)

2022-9-3 21:50:37

其他教程

安卓小技巧(安卓流畅设置方法)

2022-9-3 21:52:3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