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哲学、书法:熊秉明的“三位一体”(熊秉明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灵魂)

展览:雕塑家的回归3354熊秉明艺术回顾展
展览时间:2022年4月15日-5月30日
地点:中国美术馆
在熊秉明诞辰100周年之际,“雕塑家归来3354熊秉明艺术回顾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展览以熊秉明的雕塑作品为主线,辅以绘画、书法等诸多艺术门类的150余件作品,以艺术家的哲学思考引导观众见证他的初衷与匠心。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身在法国巴黎的吴冠中和熊秉明两个中国留学生,为了讨论是否立即回国,进行了几次漫长的通宵会谈。结果,吴冠中于1950年回到中国,而熊秉明选择留在巴黎学习雕塑。这两个朋友再次见面是在30年后。1981年冬,吴冠中作为中国艺术家代表团团长访问西非。回国后,他途经巴黎,与久别的熊秉明重聚。
熊秉明,云南人,1922年生于南京。1944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1947年赴巴黎大学哲学系攻读博士学位。第二年,他转行做雕塑。直到1980年,他继续他的事业,通过了他的博士论文《张旭与狂草》。1985年出版个人艺术专著《中国书法理论体系》。熊秉明将哲学、雕塑和书法联系在一起。
《熊秉明头像》 2002年吴为山铜牌
《无题1》熊秉明水墨画年代不详。
《孺子牛》 1969年熊秉明铜牌
《线形猫》 1966年至1997年熊秉明铜像
《无题》熊秉明版画1973
1998年熊秉明铜奖
《鲁迅头像》 1979年熊秉明铜牌
熊秉明铁雕1994
《母亲像》 1958年至1959年熊秉明铜奖
从古希腊到罗丹
故事还是得从雕塑说起。1948年,改学雕塑的熊秉明进入以肖像雕塑闻名的纪萌画室学习。纪萌以古希腊宙斯神庙和帕台农神庙中的雕塑为准则,用三维空间语言表达“美与秩序”。1949年后,熊秉明进入雕刻家阿尔弗雷德皮尼尼奥的“纪念碑雕塑室”深造。这位老师非常重视雕塑与建筑的完美结合,推崇传统意义上的人的形态,强调雕塑的社会性和人文性。这一学习经历使熊秉明将注意力转移到了人本身。
在此期间,他做了大量的人体素描练习。1952年创作的雕塑《线条鹤》可以算作他这一阶段学习成果的报告。从这个平衡的人体雕塑,可以看出他在古典雕塑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然而,在学院之外,西方艺术早已完成了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变。熊秉明处于西方艺术的核心区域,所以他不可能不知道。他知道的不止这些。其实他早就向往了。
位于塞纳河以南范伦纳路77号的罗丹博物馆成为了熊秉明的另一个课堂,在这里他与罗丹的雕塑对话。多年的交流汇成了他的《骆驼》。他在里面写道:“每天都有那么多年轻人、中年人和老年人从世界各个角落来到巴黎罗丹美术馆,在他的雕像间徜徉,沉思冥想。那些青铜器和大理石不仅仅是雕刻,用他自己的话说,是通向生活的窗户。”毫无疑问,罗丹成为熊秉明雕塑艺术从古典走向现代的引路人。在西方雕塑史上,罗丹是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之后最重要的西方雕塑家。他的前半生沉浸在经典之中,后半生致力于现代性的发展。罗丹手里的雕刻锤每一次都击中西方古典与现代的转折点。作为未来的雕塑家,熊秉明用什么样的作品来响应罗丹的号召?
从罗丹到贾科梅蒂
千里之外的云南水牛牛成了熊秉明倾心捕捉的对象。20世纪中叶旅居海外的熊秉明,因其对故土的眷恋,形成了一系列青铜野牛形象。农田里的牛,田埂上慢慢走着的牛,挺着大肚子站在水里的牛,低着头吃草的小牛,故乡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灵感。其中《孕妇》在1962年的法国青年雕塑沙龙上获得了年度沙龙奖。其实在此之前的50年代,熊秉明就已经以一系列的焊接铁雕逐渐进入欧洲艺术展览,如1953年的《关于罗丹:日记抄译》、1954年的《远行的水牛》、1955年的《嚎叫的狼》和1956年的《铁丝鸽》。然而,一旦熊秉明将牛的形象锁定在记忆中,他就永远无法摆脱它。
1969年,他创作了《乌鸦》,可以说是一个完美的艺术总结,也是一个高度人文的总结。正如挚友杨振宁在为这部作品题词中所言:“聪明塑造了20世纪几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自知之明。”这部作品的原名是《山雀》,所以改名为《骆驼》。熊秉明曾经说过,“《孺子牛》显示了你在最困难的状态下想要奋起的时刻。”整件作品使用不对称的技术和有意模糊的纹理语言来创造一个有意义的图像。水牛的肚子,沉重的身躯,泥土般的质感,让人想到有沟壑的田野,唤醒深深的乡土情怀。牛的前部强烈扭曲,甚至错位,像在泥地里挣扎咆哮,由牛背的铁骨和身体支撑,形成身体上的呼应和互补。各部分的模糊与清晰、对称与不对称造成了全面复杂的街区变化,避免了视觉上的重复,产生了丰富的多义性。高耸入云的骨骼,在皮筋骨交织中,展现出内在的坚韧和不凡的气质。
走出古典主义,向罗丹致敬,熊秉明用“牛”做了最好的回应。然而,他并不满足于此。曾经的进球大师罗丹,如今成为新一轮探索的起点。从熊秉明罗丹追求表达人内心的真实感,到受原始主义、立体主义、民间艺术影响的布朗库西,下一站是受存在主义影响的贾科梅蒂,熊秉明走向抽象雕塑。
铜雕《跪牛》最初构思于1966年,直到1997年才最终完成。这是一座达到减法完美的雕塑。除了一张猫脸,身体的躯干贯穿一条曲线,分支的树枝构成了猫的腿。简单地将空间储存在几条线之下,会在观看者的脑海中产生无限的图像扩展。在这只猫身上,不难看到贾科梅蒂的影子,却褪去了这位瑞士雕塑大师的枯槁颓废气质。
从贾科梅蒂到熊秉明
与贾科梅蒂真正不同的是熊秉明在1994年完成的《孺子牛》。这无疑是他最受国际认可的雕塑。这部属于东方神韵的作品,也归功于中国书法。几根简单的铁丝高度提取了鹤的骨骼姿态,迎风飘扬。就像中国书法,几笔轻盈洒脱。把熊秉明东方的精神意识还原到对象的真实状态。不懂中国书法的人,会被仙鹤的魅力所感动;懂中国书法的人不禁会心一笑,同时也是开悟。将东方的书写线条成功转化为造型空间,利用气流塑造鹤的灵动,从而传达出东方的写意精神。从二维平面线条到三维空间,编织出最有意义的形状。
熊秉明对生命形象的热爱和对生命本体的思考,在每一个物化的形象背后都凝聚着他无法言说的深情。自从他在1948年转向雕塑以来,肖像一直是他的重点。据说他的《跪牛》花了16年创作,直到1979年才完成。我妈瘦瘦的,满是皱纹的脸,温暖而微笑。
他花了两倍的时间制作他父亲著名数学家熊庆来教授的半身像。从1953年4月到1992年4月,用了39年。熊秉明专门为纪念他的父亲而写的一篇文章中的一段话最能说明他所投入的精力和传达的深情:“我想给我从小就认识的父亲看。这里有认真和单纯,有力量和温柔。平静而含蓄的表面下,隐藏着对科学真理的执着追求和对祖国、对农村的深深热爱。生活本身就有诚实和信仰。”
除了他的父母,熊秉明的另一个代表作是1998年的《鲁迅画像》。这部作品采用立体主义拼贴,塑造了鲁迅的铁血性格,同时又不乏幽默感。艺术家有意隐藏了一只眼睛,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丰富了雕像的内心世界。2000年,熊秉明应邀为中国现代文学馆重新创作了《线形猫》。作品以锐利的折线、抽象的重叠面、生铁的材质,塑造了鲁迅“捶胸顿足,指指点点,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格精神。
当熊秉明去法国攻读博士学位时,他没想到会中途去学艺术。之后几十年致力于美术教学和雕塑创作。在他心里,探索生命的真谛才是他人生真正的动力。他找到了吗?他创作的一幅水墨立轴挂在中国美术馆的展厅里,或许能揭晓答案。画面中间有一条鱼,把庄子和惠子在浩梁河上游泳的故事从鱼的上面抄到了下面。两千多年前,哲学家庄子回答惠子说:“我不是我的儿子,但我知道我不知道鱼的乐趣?”熊秉明老师不仅用他的作品讲述了生命的意义,也包含了哲学家的快乐。(王建南)
来源:北京青年报

其他教程

你被“双彩虹”和美丽的日落治愈了吗?

2022-8-6 6:27:01

其他教程

两会 外媒(外媒两会报道)

2022-8-6 6:29:1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