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店里未完工的椅子。

布尔加科夫的《莫里哀老师传》在叙事方式上让人感觉像是在看一部剧,场景切换感很强。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这应该算是一个剧作家对另一个剧作家的“致敬”。《莫里哀老师传》曾描述过这样一个场景,莫里哀与理发师成了朋友,并从理发师的角度得到了一个相当古怪的“特权”,即允许他无限期地坐在理发店的椅子上,听各种各样的人互相聊天,并做笔记。这把椅子后来被收藏在巴黎的一家博物馆里,成为莫里哀存在于世的物证。
谁也说不准是这把椅子成就了莫里哀的戏剧还是莫里哀的名声。总而言之,17世纪的风云早已散去,这块木头其实已经化为乌有,没有成为废柴。
人们还记得莫里哀还是这片毫无生气的树林?这些问题虽然很可笑,但却能发人深省。为什么是这把椅子而不是其他椅子?为什么是理发店的椅子而不是宫廷里的王座?
迷信的人会说这是一种缘分,作家自然会时时刻刻想到“马上上厕所”的精神,而知识分子会确认这是一个——的数值。这个价值可能更多的体现在一把椅子保持几百年的高昂成本上。但在我看来,除了椅子的物质属性和附加的精神价值之外,它其实代表了一种跨阶层的交流方式,用业内人士的话来说可能叫“聚会”、“田野调查”或者别的什么。然而,事实上布尔加科夫不能不理解什么是“聚集”。他之所以不用这个词,是因为莫里哀本人是顾客,不是浮夸的帮派,没有利诱。在那把椅子上,他得到的不仅仅是那些八卦故事、流言蜚语、奇谈怪论、怪诞笑话,或许他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借机拿个诺贝尔奖,写出一本世界名著。所以剧作家的帽子在这把椅子上是不存在的,笔记本里只有一些线索,一个想法,一个模糊的形象,就像一条小溪的涓涓细流的源头。
那时候,至少在莫里哀的意识里,是不存在的。他从未想到只要他的屁股坐着,椅子的喜剧就会流芳百世。事实上,这种无意识的行为创造了这样一出人间喜剧。人没了,精彩的精神活动没了,但木头是不朽的。
这些想法是我在附近一家理发店的椅子上偶然想到的。疫情期间虽然食客很少,但聊天并没有中断。人们在这里交流语言资源,有自己的见解和经历,也有各种小道消息和生活经历。真的是“天下第一,管理天下所有线程”。当然,我没有写笔记的打算,也没有把椅子送到博物馆的想法。无非是普通人互相嘲笑,以为只是耳边风罢了。
刚刚听到几个青年男女在谈论给一个未出生的孩子起名,无非是“无极”或“心怡”或“无极”或“心怡”。总之有“雨中深情”的韵味。后来有人觉得太通俗了,叫“王”或者“王”比较好。于是画风急转,气氛热烈,柚家的孩子说都去找别的孩子了。
一个女声说:我邻居家孩子的小名叫“卡拉头”(鲁南方言“本地疙瘩”的意思)。然后哄堂大笑,然后细细品味,说地球听起来还挺“东方”的。
我迫不及待地想听。我想,你不觉得竭尽所能也没人能挑个名字吗?再想想,可能按照他们的教育和认知水平,那些才是最高级的。是父母的宝贝。现在,谁真的像老一辈一样,给后代起了毛丫这个所谓容易喂养的名字?他们已经尽力了,但我无能为力。把《诗经》翻出来,给它起个“伐木丁丁”“羊毛黄鸟”之类的雅号,真的很难吗?就是咸吃萝卜担心3354。人家没邀请你。你的主动性有什么问题?
于是我开始怀疑自己坐的这把椅子。这是同一个理发店的椅子。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就像小时候一样,因为不同文化程度的父母给起的名字的差异,造就了他们一生的称谓。他们中的一些人被称为赵构,而另一些人不得不被称为赵构。是因为巴黎和巴厘岛的差别还是17世纪和21世纪的差别?时间和空间无法融合,这当然可以成为一个理由。但最重要的是文学心的丧失。莫爱可能没听过给孩子起名的趣闻。记录没留下不代表没有。我可能没有听到过莫里哀在理发店听到的同样的模特信息,但毕竟没有记录下来,或者说没有激发出我的“灵感”和热情。我们活在俗世,却忘记了俗世生活的烟火气,无意把尘中的文学素材化为泥浆,塑造提炼为莫里哀那样的人才。
他的大舅和二舅都是他的舅舅,高桌矮凳都是木头做的。理发店的椅子之所以死后有名字,八成不是木头的材质,百分之百不是哪个屁股坐在上面。这是什么?你猜。
2021.11.09
典董浩壹号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一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一点资讯站”。全省600多家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报道!

其他教程

一个广告人的朋友圈:地球爆炸了,广告也不会死(地球人都知道的广告)

2022-8-16 14:53:16

其他教程

rme声卡怎么接音箱(rme声卡监听如何开启)

2022-8-16 14:55:2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