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转场的蜂农(疫情下的养蜂人)

(记者刘冉张艳玲实习生)当养蜂业的稳定发展依赖于天气的时候,它依赖于地理位置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由于疫情导致的过渡期的推迟,养蜂人颜的蜜蜂几乎灭绝。好在国家有关部门及时发了通知,他也联系了地方。目前,过渡已经顺利。看着远处一望无际的路,他不知道还有多远,也不知道眼前是否还有花。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有蜜蜂和他老婆,他就得一直走下去。
去年去冬今春,严家兄弟经过一个冬天的分离,聚在一起,开始了又一年的迁徙。
“老阎,该吃饭了!”阎老的妻子何一边从锅里舀出热气腾腾的豇豆一边喊道。此时,女婿已经把沉重的太阳能板从外面搬进屋里,倒过来当餐桌,女儿赶紧摆上餐具。
在屋外忙碌的颜走进屋内,摘下蜜蜂帽,弯腰推开活动板房的窗户,屋内顿时亮堂起来。他从床上拿了一些空的甜筒放在地上。伶猴属裤腿坐下来,再次拍了拍手上的花粉。
“给大哥打电话,叫他们过来吃饭。”严川话音刚落,侄子严伟刚一前一后把父亲严文川扶进屋里。
3月15日中午,在四川省剑阁县梁山乡云峰村闫的蜂场,闫氏兄弟聚在一起,吃了春节后的第一顿团圆饭。
几个月没见了,很开心。大哥严特意带了一瓶酒来,说兄弟俩好好喝了两杯。酒过三巡,颜的脖子开始变红,他的兴致也高涨起来。他让侄子把饮料杯空出来倒酒,说年轻人也要喝酒解闷。
席间,不知谁说起了蜜蜂。颜郭川没有再说什么,大家都停止了说话。过了一会儿,颜说:“比好。”
每个人都保持沉默。过了一会儿,颜似乎放下了什么,又似乎让大家都振作起来。他抢了他的工作。
“当你过桥时,你就会过桥。没事的。吃吧。”颜对说道。
被蛰
“倚天就靠地,靠人就靠人。”颜说养蜂业风险太大。除了祈求风调雨顺,繁花似锦,我们还要担心蜜蜂采蜜后会不会中毒。
由疫情造成的转型延迟,几乎让颜的蜜蜂全军覆没。“一只黑乎乎的死蜜蜂在蜂巢前堆成一座小山,轻轻地抱着它,满手……”说起不久前在楚雄发生的事情,颜仍是心疼不已。
原来春天攀西、云南气候干燥,油菜容易引来蚜虫。一些当地农民会喷洒一些农药。“今天打,明天打,蜜蜂根本关不了。”严说,如果能早点过渡就更好了。
席间,无奈地摇了摇头:“人也是靠地里的粮食过活的!另外,能找到愿意为你的蜜蜂租地的人也不错。你怎么敢叫人家不禁毒?”
这次燕川平均每箱损失了近30%的蜜蜂。四川省凉山州德昌县养殖蜜蜂的老严家八严传阳,今年也吃了不少苦头。“每个箱子里的蜜蜂数量损失了20%以上。如果你不离开,你可能会失去更多。”闫传洋感慨。
转行前,颜设法与广元市剑阁县梁山乡云峰村村民取得联系,租下了他家门前的空地放飞蜜蜂。“我们将象征性地收到一些钱。这么多蜜蜂堆在这里,来参观的亲戚朋友看到都害怕。不,我昨天被粗心大意刺痛了。”刘墉摸了摸肿胀的右眼,但他感到无助。
房子前面安装了一个监控设备,刘墉说他花了200元从淘宝平台上买的。刘墉也有他的考虑。“房前屋后多了几个人,监控起来很安全。”
说起自己这些年养蜂的经历,颜印象最深的是2018年4月在陕西放飞蜜蜂时,蜜蜂不小心斯图
颜郭川自嘲,说自己走了三十多年了,却好像没有在村里交过一个朋友。他知道像他这样四处活动的养蜂人不属于任何一个村庄。当村民把他们当“外人”时,“自己人”的甘露被采摘,他们理应得到一些好处。
会师
闫的养蜂手艺是祖传的,到闫伟刚是第三代。颜有10个兄弟姐妹,6个兄弟中有4个靠养蜂为生。在他们的家乡,德昌县六所乡郭华村,养蜂的老闫家没有他们不知道的。
每年冬天,它们在气温较高的四川攀西越冬、繁殖蜜蜂。春节过后,这一带的油菜花逐渐凋谢,不得不北上寻找新的蜜源。
在四川,这样的蜂农有10万,其中7万养殖中蜂,3万养殖西蜂。颜氏兄弟就属于后者,一年大部分时间过着居无定所的迁徙生活。
闫伟刚25岁开始跟父亲学养蜂,今年是第10个年头。每年2月,他和父亲去四川剑阁采集油菜花蜜,在这里一待就是一个月。等到三月底,再出发去甘肃天水采集苹果花蜜。
“如果没有疫情,应该从2月中上旬开始,但春节过后,就是疫情防控最严峻的时候。各地封路的消息传来,大家都急得不敢动。”闫伟刚说。
春节过后,气温一天天升高,米易县的油菜花也快没了。如果没有新的蜜源,只能给蜜蜂喂白糖。他们一共养了400箱蜜蜂,一晚上要吃600斤白糖。对于闫父子来说,晚走一天,饲料成本近2000元。
2月中旬的一天,身在云南楚雄的闫看到了蜂农转发的一份通知,是2月15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联合下发的《关于解决当前实际困难 加快养殖业复工复产的紧急通知》号,要求将调入的蜜蜂纳入生活必需品应急运输保障范围。燕国半信半疑,顺手把消息发给了燕国的。
“听说七八辆车被劝回高速,一个陕西蜂农终于到了四川。当地村民不愿意让蜂农进村。这个蜂农要连续搬三次家,据说要集中隔离。”各种消息传来,颜拿不准。
“转场一次不容易。六个人花了三个小时把400箱蜜蜂装上车。1.3米拖车运费8000多元,高速公路畅通。进不了村能怎么办?”在与大哥颜和八哥颜传阳商量后,颜决定等等看。
等等,现在是二月底。
2月29日早上7点左右,剑阁县梁山乡云峰村,紧邻108国道的一片空地上。两辆来自攀枝花市米易县普威镇的大拖车停在路边,车上的400多箱蜜蜂是颜父子的全部生计。
“比往年晚了十天。说实话,我有点担心。”闫伟刚嘴里嘟囔着。这个瘦弱的年轻人穿着一件领口有些宽松的毛衣,他的高筒靴上落满了厚厚的灰尘。他小心翼翼地按住一个平均60-80斤重的蜂箱,熟练地解开绑着蜂箱的绳子,蜜蜂嗡嗡嗡地出了蜂箱。他打开折叠凳在拖车前坐下,擦了擦手上被绳子勒出的红印子,松了一口气:“现在没事了,我终于来了。”
大哥和儿子的顺利交接让颜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严和他的妻子何办理了健康证明,并找到了运输车辆。3月1日晚上8点,夫妻俩带着400多箱蜜蜂从云南楚雄出发,第二天下午6点到达剑阁县的转运点。
3月2日,闫传洋也带着300箱蜜蜂,跟随大哥闫和六哥闫的脚步,从四川德昌县出发,前往剑阁。
去年冬天和春天
“2008年到2012年,是收成最好的五年。”颜说,大多数养蜂人前年都亏了钱,去年能保本就很幸运了。
“我们才是不幸的人。”闫伟刚在一旁傻笑,“养蜂就是在黑暗中走夜路。这次走对了,下次就不一定了。”
2019年4月底,颜父子从甘肃天水出发,前往陕西扶风县采集早期蝗虫花蜜。由于天气寒冷,槐花被冻坏了,父子二人采集的花蜜少得可怜。
2019年5月底,两人离开扶风县,前往甘肃张掖采集黄芹花蜜。没想到的是,当地的黄色芹菜花面积不够大,蜜蜂采集不到,喷洒农药时,很多蜜蜂中毒死亡。
2019年7月底,他们来到宁夏吴忠采集荞麦花蜜。可惜遇上大风,花干了,蜜少粉少。经过讨论,他们决定更换这里的蜂王,期望有更好的收获。
2019年9月初,他们转战四川眉山洪雅县,采集茶树花的花蜜。然而,由于天气干燥,雨水少,这对父子摄取的花蜜量仍然不理想。
对于养蜂人来说,获得蜂蜜的关键在于3月至9月这段时间。等到10月份,天气转冷,花没了,蜜蜂没有蜂蜜可采,需要喂糖。
“一年过渡的车费3万多,糖5万多,雇个帮手2万,如果拿不到10万的蜂蜜和花粉,只能赔钱。”闫伟刚说。
本以为今年可以打个翻身仗,没想到又是一场疫情。“晚了十几天,不然就好多蜂蜜了。”转场到剑阁后十多天,闫伟刚的200箱蜜蜂产了500多斤蜂蜜。
颜的运气似乎更好。2月13日,他第一次开始采蜜,他的400箱蜜蜂已经采集了3000公斤蜂蜜和几十公斤花粉。颜说,如果能早一点到达,采集4000斤蜂蜜应该没有问题。
谈到运气,颜大方地展示了自己的右手。记者看到,他的大拇指上有半个手指,轻轻一动就会左右晃动。“我以前觉得自己运气不好,带着这样的负担工作不方便。没想到后来它给我带来了好运!”
颜说,有一年5月,他和妻子到吉林省桦甸市采集椴树蜜。收成很好,他在当地的养蜂人中也出名了。他用右手的六个手指,被很多来蹲坑采蜜的老板记住了。“买蜂蜜,找阎老六”,很快,这种说法就传遍了圈子。
2月中旬,严听到凉山蜂农在云南玉溪市易门县一蜂场上吊自杀的消息,立即打电话给相熟的蜂农了解情况。“他之所以不能放轻松,是因为蜜蜂被农药毒死了,工蜂每天都死得很惨;二是他给蜂群治蜂螨,用药不对,导致大量幼蜂离巢飞走。”颜说,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有一个快速的过渡和环境的改变,蜂群就会慢慢地再次繁殖,但偏偏又遇到了疫情。
“与刘德成相比,我们是幸运的。我们看到了国家发的通知,联系了地方。一路顺风顺水。”颜不住地叹气。
“天气预报说明天会下雨,但我想知道我是否能来这里。”燕和他的妻子何正在蜂场里蜜饯,聊了一会儿,他们的工作还没有停止。他戴上蜜蜂帽,小心翼翼地打开蜂箱盖,用双手慢慢地拿起一个蜜蜂的脾脏,脾脏上布满了蜜蜂。颜郭川熟练地用力摇了摇,唰的一声,成千上万的蜜蜂从蜜蜂的脾上掉了下来。
何连胜拿起蜜蜂的脾脏,拿起一把长长的蜂蜜刀割下蜜蜂的盖子,亮晶晶的蜂蜜从网状的蜂箱里溢出来。她转身把蜜蜂的脾脏塞进摇蜜器,并迅速转动外面的把手。蜜蜂的脾脏快速转动,蜂巢里的蜂蜜被离心力甩出蜂巢。
“往年这个时候,浙江老板们已经开始设立采蜜点o
从甘肃天水到内蒙古呼伦贝尔,七辆车,一千多个蜂箱,七个人走了两天两夜。好在呼伦贝尔的油菜花开得正盛。颜和其他养蜂人抬腿跳下车,迅速卸下蜂箱,在花海中扎营。他们非常高兴。
现在,在他的孩子们的劝说下,颜准备收手了。“月底会有东北的买家来,700元起的一盒就买了。”颜叹了口气,“当然,我还是不能忍受。没办法。我年纪大了做不了,就让魏刚跟叔叔们跑了。”
近年来,养蜂人的养蜂规模越来越大。“以前100箱蜜蜂就大了,现在200多箱300多箱都不算什么。”颜说,竞争越来越激烈,养蜂越来越难。
“没错。看看今年108国道沿线有多少个蜂场。一里有一个。”颜说,这都是疫情造成的。往年去湖北、江苏采集油菜花蜜的蜂场,今年都挤到了四川。
严并不是严家第一个想离开的人。2019年3月,老巴闫传洋和闫卖掉所有蜜蜂,去拉萨打工。
冬天,因为在拉萨没有工作,闫传洋回了四川老家。我没忍住,又买了300箱蜜蜂。“我以为闲着也是闲着。冬天有蜜蜂,如果我春天去卖,还能挣点收入。”没想到遇到疫情,蜜蜂没有繁殖,根本卖不出去。闫传洋又开始了他养蜂的老本行。
闫传洋的蜂场离闫郭川不到两公里。它背靠一个长着芦苇的堰塘,一公里之内没有一个方圆村民。闫传洋孤身一人,只有300箱嗡嗡作响的蜜蜂陪伴他度过每天的闲暇时光。
“做这个自由,工作还是不习惯。”严传洋有个习惯,每到一个地方都要用手机拍张照片打卡。记者在他的朋友圈看到,12月有眉山洪雅林场,6月有吉林黄泥河林场野生槐花,1月有楚雄桃花。”蜜蜂带我走过的路,我必须留下一些纪念品.”闫传洋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闫传洋的两个孩子都在楚雄定居,他常年一个人生活。“我的儿子们可以养蜜蜂,但他们就是不想跟着我们。”闫传洋说,最近几年,市场不太好。像我们这种老养蜂人,除了养蜂,没别的本事。而不是养他们,他们不习惯。
3月14日晚,颜的女儿从楚雄驱车来到蜂场,快2岁的小孙女十分活泼可爱。简陋的活动板房里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
“女儿女婿不太忙的时候,会来看我们。没办法,我们养蜂人就是这样。哪里有蜂场,哪里就是家。”颜对说道。
颜不想让女儿女婿学养蜂,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太苦了,他们做不到!”听着颜的唠叨,一旁的何忍不住插话道:“孩子在城里工作总比我们这行好。”何说,养蜂在荒郊野外,别说别的,就是洗澡上厕所都不方便。多苦啊!
正如很多养蜂人已经意识到的,养蜂人的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很多养蜂人都50多岁了,35岁以下的年轻人很少。
颜氏兄弟团圆饭忙,期待已久的雨终于来了。细细的春雨落在活动板房的屋顶上,发出沙沙的声音。
“收集花粉盒!”严川筷子一被扔出家门,他的妻子和女儿就跟着他。他们迅速拿起每个蜂箱前的花粉盒,放在木盖上。
黄灿灿的油菜花田在春雨中柔软而朦胧,几只野蜂还在忽高忽低地飞着。
颜郭川看着远处一望无际的公路。他不知道还有多远,也不知道前面是否还有花。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有蜜蜂和他老婆,他就得一直走下去。
【来源:农民日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其他教程

狗嚎丧是怎么回事(狗死前哀嚎什么意思)

2022-8-28 18:34:43

其他教程

飞猪 双11(天猫双11来了!飞猪内部员工抢购清单流出,深圳人速看)

2022-8-28 18:36:5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