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通儒顾炎武详解(一代通儒顾炎武)

作者:(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教授,本文为顾在山东图书馆第一次公开课的讲座)
顾(1613-1682),宁仁人,又名石虎,本名丫鬟。学者们称他为林挺老师,江苏昆山人,是明清时期的著名学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朝廷批准顾、王夫之、黄宗羲拜文庙。此后,他们被公认为清初“三大儒”。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甚至称赞顾“不仅为人师表,而且为人师表”。
顾的人像资料图片
一个
顾出生于名门望族,他的曾祖父、曾祖父、祖父都列在《明史列传》中。顾出生时,被少府收留,做了他的继承人和孙子。吴言祖父邵芳的弟弟邵父也曾参加过科举考试,但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他靠捐款上了国子监。后来多次以贡生身份参加乡试,直到50岁才成功,最后放弃科举。他有一个独子,童吉,18岁订婚,但一直没有结婚。他因病去世。按照当时的习俗,同济的未婚妻王本来是可以嫁给别人的,但王认为既然和娘家订婚,就应该信守诺言,不能食言,于是不顾父母反对,毅然回到娘家守贞。就这样,王成了的嗣母。
从小,王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和礼仪的制约。进入家庭后,他对公婆一直极其孝顺。拥吴言为嗣后,对子女教导有方,其“不娶,守贞,孝顺公婆,立后训子”的事迹广为乡亲所称道。崇祯九年(1636年)被朝廷赐“真孝”牌坊,事迹记载于《明史列女传》。
于右任顾严武名句资料图片
顾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首先是他继承人母亲的道德教育。总结起来有三点:第一,王信守婚约,她从未结过婚。通过这种方式,她教导严武要忠诚。其次,王对公婆的孝顺,延续了几十年,使懂得了“孝”。第三,清顺治元年(1644年),王听说昆山、常熟相继被清军围困,毅然绝食自杀。临终之际,他说:“我虽是女子,却亏欠国家,与国家同死,我义。如果你是外国的仆人,没有国债,没有忘记祖先的教诲,那我就可以葬在地下了。”王不顾一切的言行使记住了他应该“忠”。
信、孝、忠成为顾道德认知的基本概念。后来他在《日知录》中解释了人性:“子之孝,臣之忠,夫之节,女之信,是由本日所命,而为他人所接受为性者。所以‘天命谓之性’。”
顾从他的祖先那里得到了知识和指导,同时也接受了一个好的导师。邵国无意让吴言走上科举之路,因为他长期受困于科举考试。通常吴言教授的大多是与科举无关的古代经典,包括《国语》 《战国策》 《史记》 《资治通鉴》等历史经典。他谆谆教导吴言:“读书人要实事求是,要通晓天文、地理、兵农、水土、一代法纪。”后来,一个曾经和他交往过的老人向邵国建议说:“这个儿子挺聪明的。你为什么不叫他向别人学习呢?是因为他有钱又远吗?”邵国在别人劝说下才勉强让吴言学了科举词,但他没想到吴言在科举仕途上有什么发展。因此,在吴言十四岁被录取为秀才后,准备考试应该是他的意图。相反,邵国拿出他手写的府报读给吴言听,以便让他知道
顾严武自己对科举也是心不在焉。崇祯年间,他与同窗桂庄一起,积极参加复联活动,经常与四面八方的人打交道,在科举考试中荒废了学业。虽然多次参加省考,但每次尝试都失败了。当时在农民起义军和清兵的双重打击下,明朝已经摇摇欲坠。吴经常阅读《府报》,对国内政治军事形势大致了解。他对国家命运深感忧虑,自我意识淡薄,经验不足,心虚!27岁那年,他考取乡试后,又一次放弃科举,投身于实学兴邦的事业。
顾《孙子》资料图片
崇祯十七年(1644年)春,李自成攻打北京。此后,江南出现了几个南明政权。顾为其中的两个人工作过,弘光和龙武,3354。他先是被弘光聘为兵部秘书,然后被龙武聘为兵部参谋总长。龙吴政权倒台后,顾给写了一封密函,试图与海上反清武装建立联系,但没有成功。他还试图从海岛去另一个小朝廷南明,三三五四王璐政权,但也没有成功。此后,顾没有明显的反清活动迹象。他开始过着信徒的生活。
顾最初的遗民生活是“隐于商贾”,即通过经商来逃避与清朝的政治合作。从清顺治七年(1650年)开始,从事了六七年断断续续的生意。它曾经卖过布,甚至可能从事过医药生意。在此期间,顾还参加了苏州吴江遗民诗社的三三三五四诗社(又称“逃社”或“逃盟”)。康熙二年(1663年),该社骨干人物潘、因牵连进“文狱”,被当局杀害。此后,静音诗社逐渐停止了活动。当潘和吴被杀的时候,顾已经到了北方。他在太原听到潘、吴死讯,写下《吴子》,高度赞扬两遗民“一代文章杀左马,千年仁义活吴潘”。古还收了无依无靠的潘磊(的弟弟)为徒,在很多方面照顾他,精心培养他。
顺治十四年(1657年)秋天,顾在他的名著《读史方舆纪要》初稿完成后,开始了后半生“北学中国”的历程。

顾在北方游历甚广,到过山东、北京、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省,但他在山东停留的时间最长,尤其是在得到章丘土豪谢昌济抵押的农田后,章丘成为他游历活动的基地。
那一年顾在生意上积累了一笔财富。到了山东,他以抵押贷款的形式借给谢昌济“一千块钱”。谢原本想借此贷款大赚一笔,不料“一千块钱被坑”。这样,他之前抵押的千亩农田就归顾所有了。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但谢是一个舍得博弈的人,总想着怎么把那个庄田重新交到自己手里,于是就合谋设下了一个阴谋,导致顾陷入了“黄案”。
顾《祭吴潘二节士诗》资料图片
卷入“黄案”的顾在济南府监狱被折腾了一年多,最后被亲友解救。随着危机的解决,谢家曾经强占的千亩良田,被官方重新划给了顾。顾非常重视这一行业,因为这是他赖以保持独立和维护其追随者的完整性的经济基础。康熙十六年(1677年)以前,他自己管理自己的田庄,离开山东才委托别人管理。
居鲁期间,顾经常进京,主要是因为他有三个侄子(许、许、许延河)先后进京做官
顾在关中有三个挚友:王华英、富平李寅都、苗黎之。顾将他们视为“秦人”的代表,认为“秦人好学经学,看重处士,持有明确的见解,其实与外省不同”,这是他愿意终老关中的最重要原因。
在华阴定居后,顾再也没有回过山东,更不用说回京师了。他只在秦晋之间游历,直到康熙十八年(1679年)才长途跋涉,目的地是嵩山少林寺。当年11月回到华阴时,他写了一首《天下郡国利病书》的诗,坦白自己之所以“游历”北方20多年,是因为他拒绝做外国朝臣。康熙二十年(1681年)冬,顾从华阴前往山西曲沃,次年正月病逝于曲沃。
顾作为清初明遗民,并没有像一般遗民那样独居在现朝,也拒绝与现朝官员接触。而是坚守“耿介”和“知权术”的哲学,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遗民人格:不取其臣第二姓,不与清朝合作,而为“耿介”;而不是公开与清朝对抗,为了成就自己的学术事业,选择与清朝的一些官员、学者交朋友,以此来“知权贵”。

顾曾这样描述自己的学习经历:“自做学问二十年,学做古代诗人,其间一直写故事,四十而立,渴望有所作为”;“过了五十,坚守经典”。在这个过程中,顾的学术思想日趋成熟。到康熙六年(1667年),他在《日知录》中提出了“学而优则仕,以己为耻”的学术纲领,强调读书人首先要立身立业,以己为耻,“不以其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为耻,而以庶女不为其所取为耻”。
顾去世后,其弟子潘磊整理出版了他的遗书《明史》并为其作序,对顾的儒学思想作了全面的评价。他认为儒学可分为”学儒”和”学俗”,而顾的儒学属于”学儒”,具有”适明”、”匡时”、”济世”的实学性质,这一评价与顾所谓的”博学多闻”、”自甘卑微”的实学纲领完全一致。
顾一生勤于著述,《五岳》(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收录著作34种(经典9种,历史17种,子书5种,集3种)。在所有这些作品中,最能代表他“学儒”成就的有三部《与友人论学书》 《日知录》和《顾炎武全集》。
《天下郡国利病书》是顾27岁弃科举后所作。根据顾的《音学五书》序,他写这本书时,并没有事先确定写作框架,只是对自己在广泛阅读过程中接触到的材料进行了筛选、分类和编辑,从而形成了一部具有长编材料性质的作品。后来有些手稿丢失了,有些内容过时了,需要修改。也就是说,《日知录》是一个“草稿”。它在清朝没有雕版,到了民国张元济才赚了《天下郡国利病书》。其主要内容涉及军事防御、税收和水利。有学者称此书为“明代社会经济资料书”。
作为“经学名师”,顾对的经学向来以“精于考证”著称。《利病书》名叫“姬伯舒群,精于考证。建国之初,有人说,有学问的人,吴言是最好的”。清代考据学者普遍称赞顾。如扬州学者说“古学之兴,亦古之始也”,常州学者洪说“吾国之兴,乃朴学之始,始于颜、颜”等,都是看重顾的技艺和成就
顾主张“读九经始于考据,考据始于知音”,因此考据是顾经学的基本方法。顾对经学的考证是从音韵训诂入手,旨在准确把握经书词语的意义,进而合理阐释经学的意义。他认为训诂是经学的基础,“汉人尚近古”,所以汉学的训诂最可靠。他特别重视东汉古文经学家许慎的《利病书》,认为“一个词评家必须以《四部丛刊》”为基础。而许慎对词义的解释,主要是从字形的方向进行“形训”;顾认为“考据始于知音”,所以他的《经义考辨》从字音的方向着眼于“声训”,其重点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左传杜解补正》,其成果体现在《清代朴学大师列传》上。
但作为“学儒”的顾,他的学术并没有像清代蒲松龄那样局限于书斋之内,他只是进行了广泛的考证。而是主动走出自习室,面向全世界,进行一次类似田野调查的田野调查,和学弟学妹们广泛求证。这是顾儒学不同于清代朴学的独特之处。潘磊在《说文解字》中提到:“老师经过半天的工作,已经和他高贵的长辈交上了朋友,对他的山川、风土、疾苦、疾病了如指掌。”全《说文》说:“一个老师两匹马,两头骡子驮着书旅行,到了埃塞,就叫老兵退休,打听他的曲折,或者与平日听到的不一致,就在店里出书,进行调查。”
在清代考据盛行的时代,顾的考据著作《诗经》最受学者重视,奠定了顾“经学名师”的地位。当时《音学五书》冷门。比如章学诚曾经在《日知录序》中说过,《顾亭林老师神道表》只是“作为一种技能而不是作品储存起来的”。在晚清,《音学五书》受到学者的重视。如皖籍学者包曾在《日知录》中评论说:“我暗自以为,近百年来,言学者首推,书首推《与林秀才书》。”清末民初,学术泰斗梁启超对《日知录》进行了研究,前后观点有所变化:最初在《日知录》中,《读亭林遗书》被称为“读书笔记的性质,不是书,而是书的信息”,后来在《日知录》中,又被称为:010
顾《日知录》资料图片
《清代学术概论》转录的文献占10分之78,而作者自己的话只占10分之23。在这方面,说它是“读书笔记”似乎并不为过。但如果深入来看,作者并没有随意或机械地照搬别人的文字,而是经过仔细的筛选和提炼后进入他的书中。这些看似“只是储存作品素材”的“读书笔记”,实际上是作者“夜以继日地阅读,反复寻找”所获得的“山中之铜”。他之所以花那么多时间“夜以继日地读,反复地寻”,就是为了在浩如烟海的书海中挑选出符合自己意思的他人之言,借他人之言,确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他之所以采用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因为他看到了明末王雪的洪水,甚至“问及语言之德”。所以他特别提倡“以道问学”,并以他的《日知录》亲自以身作则:他的书引用了很多别人的话,这恰恰说明了他的知识面之广,说明了他“尊德”而不独。但他的书不走章句式,而是摘抄别人的话来阐明那些看似彼此孤立的“有意义”的问题,并常常以作者自己的评论引用别人的话来画龙点睛,或者先揭示作者自己的观点再引用别人的话,这说明他有“察言观色”的能力,wh
(1)“不谈则不同”的创新原则3354顾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八卷本)序中说:“愚人学得少,有所得,记之;如有不符,将进行修改。或古人有先于我者,则斩之。”《日知录》(三十二卷),卷十九,《日知录》,更明确地提出:“不可说,不可同,此为古人之言之根本”。
(2)“山中采铜”的归纳原理——顾用“山中采铜”比喻自己撰写的《日知录》,可见《日知录》的编撰是在作者广泛阅读、详细占有思想材料的基础上,对这些材料进行提炼和抽象,从而形成作者自己独特思想的研究过程。本研究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是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法。
(3)“文学必须有益于世界”的实用原则3354 《日知录》在第19卷专列《日知录》中讨论。顾自称是“超过《日知录》 30卷的作者,他一生的志向和事业都在其中.当一个国王开始时,他可以决定做什么,他可以实现他的愿望”。又称“不穿《日知录》,第一章经,第二章治,第二章广识,共30余卷。从国王开始,他就以普通的方式行事,从而使世界成为古代的成功。”可见,《日知录》是一部意在为“王”(顾期望出现并坚信会出现的未来中国王)治理国家、统治世界提供思想参考的实践论著作。
第二,政治价值。
纵观严武的相关著作,他认为明朝亡国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皇族力量薄弱;二是君主集权空前加强;第三,伦理道德滑坡。在他最后一笔刚刚定稿的《文人模仿之病》中,他提出“国家之所以生或死,在于道德之深,不在乎强弱;之所以活得久的人多,是习俗的厚度,不在乎贫富”的观点,说明他最终把明朝亡国的主要原因归结为伦理道德的沦丧。基于这一思想,在《日知录》年,提出了梁启超后来总结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著名论断。
在顾“修身、齐家”的思想体系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作为“治国之道”的概念提出来的。其思想特点是:一般儒家王权政治观是建立在视天下为一君的世界观基础上,从而将天下与一君捆绑在一起,使君独自承担天下兴亡的责任;顾的“治道”思想基于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的世界观,从而将天下与天下人捆绑在一起,让天下人共担天下兴亡的责任。他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世界观,突破了传统儒家”君独治天下”的专制王道政治观,具有”众人共治天下”的现代治理意识,是顾作为明清之际伟大的启蒙学者最具政治启蒙意义的思想。
第三,儒家思想的价值
作为儒家思想的忠实信徒,顾致力于弘扬儒家的“仁”。关于“仁”,孔子说“仁者爱人”,《日知录》中又有“仁者为人,一吻为大”的说法。而顾则从孔子的仁学发展到“妇孺皆耻”的仁学,又把《日知录》的“亲为大事”发展到“天下一家,相亲相爱,生儿育女,人之私事不可免”的仁学
综上所述,可以对儒家学者顾作如下定义:他是中国社会由古代向近代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杰出的启蒙学者;在祖国生死存亡之际,他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有着独特的思想和情怀
来源:光明网-《文须有益于天下》

其他教程

如何记忆英语单词,如何记忆英语词根和词缀,如何通过词缀认识英语单词(5)

2022-9-3 20:22:33

其他教程

Mac如何禁用Adobe无用自启动?禁用Mac版Adobe无用自启动图形教程

2022-9-3 20:24:3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