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i酱很久没有爆款视频了,但是最近有爆款言论。在最新一期的《十三邀》中,她提到:“大概在18、19年的时候,开始明显感觉到网络上的舆论走向很奇怪,有很多极端的声音”。“你也不能拿它开玩笑。如果你取笑它,许多观众会认为你不尊重它。”“也不能评论……”话还没说完,两个人就笑着接过来了。
这种来自创作者的无奈,与很多普通观众的经历不谋而合。——人明显是在做微妙的讽刺,弹幕激昂。“你长得这么歪,带什么节奏来这里?”正好有人被讽刺踩了尾巴,马上跳起来威胁要举报。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我都上网看搞笑的东西了。我还没笑完就生气了。回到“安全地带”的搞笑博主,难免会变得单薄无趣。这段话在微博里传播的特别广。大家都叹了口气,按下了前进键,大部分都传播了很多联想。与此同时,终于通过一位业内头部人士的口中,我窥见了我隐约感觉到的真相,却不知从何说起。3354现在的互联网看似充满了笑话,但仔细研究起来其实越来越不好笑了。用笑话取悦别人,和扫雷一样危险。
01
搞笑的网络名人,笑完就扔了。现在每次看到papi酱更新频率低的时候,我就想到一件事:坚持搞笑的网络名人,太容易凉了。Papi酱是一个罕见的特例。虽然现在的垂直领域评价她都是拐弯抹角,用热度数据证明她“被烧”,但在她平台的评论区,前排的留言比以前更忠诚了。至少说明粉丝还是认同她的视频很有意思,很有新意。
对于一个出道七年,几经沉浮的第一代搞笑网络名人来说,真的很不容易。按照近几年的行业来看,网络名人的生命周期从8个月到5个月到3个月,正在变得“短命”。提出这个话题的时候,我问编辑同事,有没有老搞笑博主坚持看。(也可以在评论区一起回忆。)他们紧皱眉头,告诉我:有些东西,我曾经很爱,现在连名字都想不起来了。最多只能想出几个当时特别显眼的特征,比如当地特色,戴什么颜色的假发等等。
无情的同事们已经忘记了毛毛姐姐的名字,只记得她的“你好”。图为他在直播间带货。
当他们的感情消退时,往往会采取两种方式。一个是薛定谔的圣人时间。到顶的时候感觉手都控制不住了,恨不得刷到底。可是高强度吃多了,突然有一天受伤了,累了,根本懒得看。另一方也慢慢意识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对方的江郎已经精疲力竭了。以前的我,新鲜感满满,每一秒都在笑。后来明显感觉厌倦了重复套路,没有新梗。偶尔想起不到一分钟。
关于papi酱,罗振宇曾经有一句话震惊了四个人:“我当然要透支她的未来,这是现代商业的精髓。”据说在2016年,经过他的交易,papi酱的第一个广告以2200万元的天价被拍卖,在当时饱受诟病。谁曾想,那么多踏上短视频,端着幽默饭碗的年轻人,还没到被商业透支的地步。我被自己有限的天赋和精力透支了。所有的创意作品都有瓶颈甚至枯竭的时候,但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让人发笑似乎是特别残忍的一种。如果你不能让别人笑,你就永远不会再笑了。去年,纪工作室采访了@大连博文,这位博主曾因表演东北大妈的人际关系而走红。所谓重复套路,冷饭新炒,真的不是你不努力,而是你努力了,没有让大家满意。早期一个人可以满脑子想法,后来依靠团队往往灵感枯竭。越焦虑越写不出来,陷入恶性循环。
现在回想起来,那些被偶然选择出来供自己消遣的业余爱好者,依然过得很好,都在走自己的路。直播带货转型是必经之路,更幸运的是上脱口秀的李雪芹和演技麻辣的洋子。把轨道改成发光发热,也算是没有浪费做一个搞笑女孩的技巧。
前段时间,上海一位00后up业主@拉红桑拍下了他当楼领导累到心碎的全过程。他在视频中发挥了自己搞笑博主的天赋,被多家官媒转载。
今年王博文发微博说,现在无论走到哪里,亲戚朋友甚至不熟的人都要问他一句“你怎么不扛货活了?”多带货多赚钱。你怎么想呢?这使他厌烦得要死。但或许这也说明,不管是圈内人还是圈外人,似乎都认为搞笑的才华是另一件事最好的锦上添花。如果你把它像铁饭碗一样捧在手里,还坚持用同样的方式逗人家笑,那你真得是个男人了。
02
与其绞尽脑汁写段子,不如模仿热点,但短视频时代已经孵化出一种成本和门槛更低的玩乐方式。Papi酱这种时长3-6分钟的搞笑视频形式,精心制作的剧本,一定的表演技巧,甚至整个剧组团队的配置,都变得有点老派了。现在,只要我们开放所有娱乐平台,每个人都会像——一样简单。不一定要整体那么复杂,我们追完热梗。有一个有趣的在线名人流派专门以此为生,就像地球上的3D打印机一样。他们的优势是可以快速模仿已经成为搞笑现象的视频内容,并进行复制或再造。你搞笑,我就用我对你的模仿来打败你的搞笑,让你目瞪口呆两秒。
@锅盖wer,比玫瑰女人更像玫瑰女人
今年娱乐圈这么多老梗复兴,火了一把,有一半是因为他们的努力。斯琴高娃和刘浩的存在掀起了无尽的翻拍风潮。下一个猎物克里斯蒂娜一出现,搞笑博主的敬业精神简直天翻地覆。所有的行头和妆容都是完美再现的,衣服和布景都不能白做,要充分利用。通常,一个镜头中会有几个问题。直到评论区出现了“不要再消费人了”之类的攻击性声音,那就很可能偃旗息鼓了。
Via。@李蠕虫@锅盖wer
流量红利在这里赤裸裸,让人难以抗拒诱惑。@丮丮丮丮丮是一个女扮男装的搞笑博主,把太原中年妇女模仿的惟妙惟肖。剧情中也发展出了一个一个人扮演大家庭角色的宇宙。但从2022年开始,他在Tik Tok原创剧情的相关视频就一直停留在1-2万个赞的水平。点赞量最高的两个是模仿底层辣孩的国际超模转型,46万多赞;而“我是云南人”喊“我是山西人”,有21万个赞。
Via。@西京牡丹
如果你踩着最热的趋势,快速去做,比绞尽脑汁写脚本、造梗能获得几十倍的数据,何乐而不为呢?当然,吃这碗饭的博主表现出的是快速反应的能力,这本身就是一种技能。但是讨厌的是它带来了另一个东西,——。在不断的传播中,一个东西的搞笑程度不断加强,以强大的流量表现迫使大家不得不承认:似乎同时,世界上也只有这种东西才是搞笑的,也只有这种东西才值得拿出来让人发笑。我隔壁的听力老师在心里为top1搞笑网络名人的“叛逃”感到难过。那位博主的原创特色是英语很好,他会分享自己在国外当老师的经历。他在本国和外国之间有一种平衡,他有许多妙语。不是特别热,但是挺特别的。直到有一天,她也开始在玩笑中使用“我真的绑了Q”“我是说……一整个沉默”等粗鲁的流行梗。
“并不是说行不通。简直是女神下海的心痛。”这种亲近和模仿,似乎承认了带有个人特色的天赋是脆弱的,是无足轻重的;利用已有内容创作洞察敏锐、表达精准的原创作品更安全。两年前,《中国新闻周刊》报道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来自东北的顶尖搞笑博主,往往不愿意去南方资本占主导的MCN报名,而更愿意单干。因为这意味着一种流水线式的商业模式,将内容转化为高度可复制的方法。但东北的博主普遍认为,MCN人凭借地域天赋,不太可能把自己输出的内容写成章节,所以没必要做这种合作。两年过去了,没有人能回答这个坚持到底重要不重要。
03
搞笑的东西总有刺,但又舍不得。
所以当我回到开头,看那段对话的时候,我会觉得papi酱说的简直太奢侈了:搞笑视频。你要讽刺什么?取笑谁?评论什么?现在1分01秒的内容比59秒的内容更没耐心。一个热梗还没说完,下一个又来了。时间这么有限,你能容纳这些吗?
试图在能提供快乐的东西里传达别的东西,已经是一种高层次的追求了。在papi酱的采访中,最让我想感叹的不是爱举道德大棒的观众。但她说,“只有对生活有很多看法的人,才能做出搞笑的东西”。很简单的道理。古往今来优秀的喜剧都有刺,不是刺自己,就是刺别人。但此时此刻,我们的笑话里,承受不起这个刺。曾经是被点名批判的脏话,后来是“三观不正”,再后来是一点爆的性别之争,还有其他没有中间地带余地的问题;是让某些人的脸挂起来的脱口秀,是综艺节目里没有那么多道德负担,展现人性狡猾奸诈的笑话。也可能是不被主流所容纳的“俗”,带有攻击性和不合时宜的讽刺。“我们”不仅仅是认知水平低的“网友”。
最终papi酱为观众的不宽容和自己的无力感找到了一条出路:理解生活中的人有自己的难处,理解每个人背负房贷和就业有多难。每个人都只想用任何烦恼之外最直接、最简单、最真空的笑声,来驱散生活的苦闷。作为一个内容创作者,她没有很多愤怒,只有很多软弱。我会想,这难道不是一种新的苦闷吗?大家其实都知道,让人笑或者不笑的东西,有时候背后很复杂;甚至很危险,不值得太当回事。我觉得让papi酱颤抖的苛刻观众不是那样的。欣赏喜剧不需要对生活有充分的见解吗?不需要笑来释放这些观点带来的不快?只是后来发现,带刺的笑声,可以带来沧海一粟的释然和安慰,甚至等于又是一记耳光。最后,大家的意见是,最好忘记这些乱七八糟的意见。让我们笑的来源仅仅是极端的感官刺激,让“笑”成为一种纯粹的生理行为。
说到这里,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可能不合理的联想。正是一周前的那个晚上,全网对骇人听闻的暴行义愤填膺。半夜刷Tik Tok,我惊讶地发现,那天照常更新搞笑段子的网络名人,几乎都在评论区怒斥,愤怒地声讨。还有很多无关痛痒的搞笑内容。突然从评论区的一个小点,联想到受害者所受的委屈,画风突变。笑声和愤慨交织在一起,观感非常碎片化。而是他们是真的不吐槽自己的不开心,还是担心自己在愤怒的氛围下还在谈笑风生会无动于衷。两种完全冲突的事物和情感,似乎不得不在这里狭路相逢。这似乎是一个不合时宜的比喻,它残酷地提醒人们,笑并不能真正成为我们想要的,让其他一切独占一片真空。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