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中华”、“中原”等称谓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最早的中国》为什么发源于郑州,成名于郑州?
近日,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来到登封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天地”历史建筑群,穿越历史的云雾,试图破译“最早的中国”的文化密码。正是在这里,郑州的先民们确立了“天地”的观念,产生了以“中”为特征的文明,在几千年的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以量天地,立“于天地”。
夏朝都城登封高塍镇位于宋岳山脚下,登封天文台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台,也是2010年8月成功申请世界遗产的“天地”8处11处历史建筑之一。这里是郑州先民建立“天地”和测天制定一年二十四节气的地方。
春末夏初,百花齐放。走进观星台,沿着700多年前修建的凹凸不平的青石台阶,爬上台阶。3000多年前的周公景观观景台就矗立在你面前。
登封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安力说,正是在这里,周公利用“测地深、日落、求地、查四时”的方法,将阳城(今登封成功)认定为“天地”。我们的祖先就在离方圆一千英里的地方写下了文明最辉煌的序曲。
“在古代统治者的意识中,只有生活在‘天地’之中,才能秉公统治天下,从而达到和谐治理的目的。”安黎介绍,周朝取代商朝后,如何有效地统治商朝遗民,如何在戎狄蛮夷的围攻下生存,都是周朝统治者需要考虑的问题。在“王必居地”的观念下,周武王派弟弟周公姬旦“寻地建王,使万民安好”,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天文测量。
“当时人们认为天是圆的,地是南北三万里。与八英尺的孙龙影子相比,人们认识到“影子有一英寸长,地面相隔千里”。日影与两地相差一寸,两地相距千里。周公用的是古代的找中心的历法概念,即夏至中午,太阳照在竖杆影子长一尺五寸的地方,地面上看不到日影,就认为是在地球南北的中心,是天地的中间。经过精密测量,发现只有登封澄城符合这个标准,从而得出澄城是天地宇宙中心的结论。”安丽说。《周礼》载:“至观五寸长,谓之地中,天地相遇,四季之交,风雨相遇,阴阳相遇,而万物太平,这就是如何建立王国。”
安黎说,在周王室的眼里,在千里之内的成功属于“天地”的范围。“天地会”的建立,为周成王都城洛邑(今洛阳)居中、易指挥提供了“科学”依据。因此,“四面八方都是宽,周洛是中心”的观念在古人心中生根发芽。至今,登封一带仍广为流传着“天有胆识,天有胆识告郡”的歌谣。
就这样,“天地”在西周初期兴盛起来,在随后的三千年里,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10-350000
010-350000
《天地》诞生于此绝非偶然。
在文化学者严铁成看来,成功被公认为“天上地下”,绝非偶然。出于生产生活的考虑,郑州人很早就开始观察时空。早在6000年前,居住在大河村的人们就画下了自己对太阳、月亮、彗星和其他天文现象的观察
“古松山地区四季分明,冷暖适中,林木葱郁,动物众多,极其适合人类繁衍生息,成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人文始祖黄帝建都熊友(今新郑),夏、商、周三朝都建在嵩山周围。在中华民族2000多年的文明史中,郑州八次为都,历时千余年,完全形成了‘天地一体’的地理心理观念,影响中国数千年。”闫铁成说,伴随着郑州先民登峰造极,一年四季划分,总结制定了对农业生产有重要指导意义的二十四节气。
郑州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涛说,虽然根据现代天文知识,这种“天是圆的,地在中央”的古老宇宙观有其局限性,但先贤们用日影的长短来衡量四季的变化是科学的。这是农业社会天文学发展的初步成果,对后世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唐代高僧及其随行人员和元代郭守敬以此为基础修订历法。
到了唐代,和尚一行人仿制了周公建立的八尺表,考证了一年的四季和二十四节气,算出了影响深远的《大衍历》。元代,郭守敬在影测所设立观星站,利用观测数据编制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比现在的通用阳历仅差26秒,却早了300年,再次验证了郑州人即时观测天空划分的古代四季二十四节气历法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现在,站在700多年前郭守敬修建的观星台前,看到31米长的天尺笔直伸展,人们不禁被周公和郭守敬的拍摄场景迷住。他们的智慧在几千年后依然闪闪发光。安立介绍,观星平台仍然可以正常观测和使用。一年四季,随着阳光的流逝,影子会洒在天尺的不同位置上。看着尺子上“春分”、“夏至”等节气的刻度,参观者被先贤的智慧深深折服。
010-350000
010-350000
“中国”和“中原”这两个名字都源于郑州。
中国之所以叫“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叫“中华民族”,河南之所以叫“中原”,都和郑州有关。
闫铁成介绍,早在黄帝时期,黄帝居住的地方就被称为“中枢之地”。此后,大禹建立的夏朝先后在王成刚、新寨和洛阳二里头建都,洛阳是夏朝的统治中心。后人在谈论夏朝时,称夏为中国。在商朝,商朝称其国为“上中”,《史记》也记载:“殷,中帝。”
随着夏商周在嵩山地区建都,郑州地区人们的“天地”宇宙观得到了其他地区人们的认同,以郑州地区为核心的“天地”位置得到了各方的确认。郑州人居住的标志杆成为郑州地区“中”的象征,并演变为中国象形文字中的“中”。
此后,郑州被称为“中央”、“中土”、“中部”,以郑州为核心的地区被称为“中州”,以中州为核心的地区被称为“中原”,在“中土”、“中州”、“中原”建立和存在的国家也被称为“中土国家”。
地理位置上的“中国”概念,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形成。闫铁成介绍,3000年前西周青铜器“何尊”上的铭文称“来嵩山一带”“寨子中国”。这是地理意义上的“中国”一词第一次出现在文献中。
“在春秋战国时期,地理‘中国’的概念在人们心中是非常明确的,其位置也是明确的,即以今天郑州嵩山为中心,东起开封,西至洛阳的区域。从此,郑州的古代宇宙观转化为地理概念,地理上的‘最早的中国’诞生了。”闫铁成说,随着夏商王朝在郑州不断建都并统治全国,“最早的中国”这一地理概念演变成了一个政治概念。人们把夏商国和后来继承其政治衣钵的国家“中国”命名为“中国”和“中央政府”,从而形成了政治上的“最早的中国”。
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
走过登封的“天地”历史建筑,走近这些体现“天地”古老宇宙观的天文建筑、教育建筑、宗教建筑,你会真切地感受到中国独特的宇宙观和审美观,体会到“天地”观念在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中得到了无限的深化和延伸。
刘涛认为,在漫长的历史中,“天地”观念不仅影响了中国人的政治、军事、建筑、哲学、宗教、文化、民俗等各个方面,也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乃至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精神。
严铁成说,人们对“钟”的认同和崇拜达到了顶峰。季节以天地之“中”为基础,建筑以对称的“中”轴为中心,治国重在“中”理,做人重在“中”,称霸以“得中原者得天下”为策略。儒家倡导的“中庸”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在现代文明社会的今天,中庸之道仍有其积极意义。中庸之道,即“不偏不倚、不逾矩、成熟宽恕有余”的思想,蕴含着无穷的智慧,铸就了中华民族沉稳、正直、内敛、自持的品格,创造了知足常乐、宽恕有余的处世之道。
我们的建筑多以中轴线为基点,围绕中间而建,对称有序,赏心悦目,充满独特之美;
现在的河南人很少说“是,是”,更喜欢说“钟”。在许多艺术和社会活动中,“中”字已成为河南人形象的体现。
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今天的郑州依然是交通和商业活动的中心,正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新征程上扬帆起航;
……
“中”,一个起源于郑州的神秘天文概念,逐渐演变为地理概念,进而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它深深地渗透到政治、伦理、道德等规范中,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根植于人们的心中。
尽管时光流逝,“在天”的概念已经成为历史。世界上再也不会有人怀念所谓的“天堂”了,但是每个民族,每个文化都有自己的“天堂”。在世界文化的大交流和大冲击中,每一种历史文化都应该在冲击中进行新的扬弃。有了中原文化5000年的辉煌,更要在文化碰撞中烧掉杂质,融入新风,重现辉煌!
全媒体记者秦李玉图朱伟视频
(感谢郑州市文物局对本次采访提供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