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采矿业]
编者按:方同志是我国著名的资源战略家和地质学家。他生前花了几十年时间思考关系国民经济的重大战略问题,一直战斗在资源战略、行政改革和地质开发研究的最前沿。世纪之交,他积极参与谋划中国地质勘查体制改革,有力推动了中央和公益性地质勘查队伍建设。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大国土、大资源、大地质”的概念,对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自然资源管理、地质工作转型发展和建设新型世界一流地质调查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人不在了,思想永存。我们将陆续在《方寸集》刊登他发表的多篇文章,重温他对资源战略、生态文明建设、地质工作转型发展和建设世界一流新地勘局的深刻思考和真知灼见,缅怀和学习他为公、为民、解放思想、视野开阔、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情怀、精神和品质。文章《21世纪以来国土资源利用的新情况》发表于本期(原载于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2014年《国际动态与参考》第2期(总第633期)(2014年2月18日))。
土地资源是客观存在的,相对稳定,但人们对它的认识、开发和利用是动态的、交错的、起伏的。国土资源作为大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也受到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进入21世纪以来(十五至十二五中期),在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背景下,我国陆海呈现出缓慢而积极的利用趋势。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努力,有望推动其转型升级。
一.背景
1)压力。随着资源趋紧,清洁能源、大气、水、可利用土地、大宗矿产形成“短板群”,化石能源低效、过度消耗导致中东部地区雾霾天气增多,特别是持续雾霾过程,引发超级公害,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华北平原地下水重金属超标,有机污染严重,两者相互作用。资源分布不均衡,水土水煤(气)煤(气)电不匹配,造成供需分离& gt供需整合。纬度由西向东,煤由西向东,气由西向东,电由西向东,电由北向南,磷由南向北,水由南向北转入常态。长距离调水和UHV输变电成为中国特色。高海拔高原区、干旱半干旱土地区、荒漠化和石漠化土地区、水土流失区均为高发区,地质灾害处于长期高发态势。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总人口零增长时间(20332043)推迟,生育政策改变,给资源消耗零增长和生态退化零增长的拐点带来不确定性。矿产资源(包括能源矿产)供应和海洋划界的国际竞争加剧,要求加强国土资源应急调整能力。
2)好。2013年是转型之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以中高速增长(7% 8%)换取经济转型升级,以高成本工业化换取高附加值,以软崛起代替硬崛起,以国土资源缓冲低位休养生息。按照2020年成为海洋强国(测绘强国)、2030年成为人才强国、创新型国家的预期,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初步建成“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世界一流的地质调查局。
在经济调整时期,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加大土地I
1)国土资源是国情国力的物质、能源、时空、生态基础,是“四化(新四化)”和“五流(人流、物流、能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空间载体。一个国家不是单纯依靠自己的资源,而是以自主创新能力优化这些基础和载体,促进资源利用升级,提升综合国力。可以说,国土资源利用创新是国土资源利用方式转变的核心,也是与发达国家特别是大国差距的核心。
2)加深对土地和资源多样性的认识。首先,国土资源是多类别、多状态、多属性的。不仅有土地、矿产(包括能源矿产)、海洋等资源、财产类别,还有资源、财产类别的细分,以及每个类别中的财产(如土地类型、地貌、矿产、海况、动静状态等。).第二,国土资源每一类都有许多属性,包括自然属性(natural attribute)第三,多种属性对应的多功能或“多功能性”,如自然属性的能源、原材料和遗产功能,空间属性的地理区位功能,社会经济属性的资源、资产和资本功能,生态属性的储能-碳汇功能,文化属性的景观(美学)和遗产功能等。国土资源的多样性、多属性、多用途,应综合评价,统筹处理,择优利用。
3)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是土地开发的必然趋势,包括矿产勘查和开采。以及浅层耕地土层、地下及地下水位以上的包气带(“包气带水”是广义的土壤水,是农业节水的关键)、浅层100米、10g左右的恒温层、地下不同深度的含水层、各种建筑工程持力层等。对构成浅层空间的各种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和综合开发。我国东中部地区的矿产勘查“找盲”,矿业开采的深化,体现了空间属性的导向,这是很自然的。然而,在中国已探明的矿产储量中,至少有60亿吨铁矿石、20亿吨锰矿、200万吨钼矿和500万吨铜矿处于不景气状态,这表明在矿产的自然属性和空间属性上存在认知偏差,这必然导致其经济属性和生态属性,这对于健康的市场环境来说是不可接受的。矿产储量规模的萎靡是否反映了过度管制下的地勘行业“产能过剩”?接受评估和筛选。
4)注意土壤的含水量。作为多孔体,土壤在其相互连通的孔隙(毛细管)中含有水,即土壤水(与上述“包气带水”相通)。瑞典科学家马林-法尔孔马克在1995年将其命名为“绿水”。它是指储存在植物根系土壤中的雨水,能够满足生物生长的需要,反映自然界“土壤-植物”生态系统的耗水量,也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这对山区的雨养农业、旱作农业和梯田农业非常重要。中国一直重视看得见的“蓝水”,忽视看不见的“绿水”,加剧了干旱缺水的威胁。我们应该开始研究和利用北部和西部地区的土壤水,促进其资源化利用,并逐步将干旱和半干旱的地表土地转变为专家建议的“绿色海绵系统”。
5)注意土壤的含碳量(固碳)。土壤具有“碳源”和“碳汇”的功能。“碳源”是指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碳汇”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世界上最大的碳源是化石能源消耗,最大的碳汇在海洋,陆地上最大的碳汇在土壤,植被上最大的碳汇在森林。低碳经济不仅要节能减排,还要减“源”增“汇”。中国耕地土壤有机碳相对贫乏(低于世界耕地平均值),但具有潜在的增汇空间,其演变的时空差异明显。“十一五”期间,中国地质调查局通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圈定了中国土壤碳汇区。在国家层面,需要确立土壤耕作的双赢目标:一是土壤改良、肥力提升和粮食安全;二是水土保持、荒漠化防治、耕作层保护;第三,通过免耕、少耕、秸秆还田,减少“源”,增加“汇”,大气碳浓度受土壤碳库调节。
6)陆地产业的一些产业属性,如高科技、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海洋定位;位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重要结合点的测绘是空间信息消费的源头,地域调整应属同类;矿产资源的产业属性:绿色矿山、数字(智能)矿山.要求更加重视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统一。
打基础的实践应用与探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2007-2009)和天、地、网结合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一张图”工程(2007-2009)促进了“数字国土”工程的应用;“农用地分等”研究项目(2009-2012)成为“国家标准”并发布实施;湖北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1988年)21世纪已达到2亿亩,“十二五”再达到4亿亩,“十三五”达到8亿亩。2010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推出覆盖全球、领先东亚的数字“天空地图”。2012年全面升级,广泛使用;“数字城市”建设“十一五”规划在120个城市启动,“十二五”规划全面完成。土地基础地质调查与研究。从1997年到2013年,我国地层测年研究发展迅速。江南四省(区)下、上古生界十个地层剖面获批全球标准地层剖面(GSSP,俗称“金钉子”),从无到有成为世界上“金钉子”最多的国家,呈现出“金钉子”链条;1984年发现的云南澄江化石动物群,经过多年研究,于2012年作为“地球生命进化的杰出范例”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13年完成新疆天山、云南哈尼梯田申遗;21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国土资源利用科学新形势钻探工程(CCSD,俗称“金柱”)于2001年至2004年在江苏东海县(苏鲁UHP变质带)完成,钻探深度5158米。2007年验收,在矿物、岩石、地质构造、微生物等方面都有新的发现。矿产资源应用科研论文和技术专利产出强劲增长。2007年,290篇论文首次超过美国(176篇)。2006年专利激增(322篇),超过俄罗斯(146篇)和美国(210篇),跃居世界第一(但原始创新仍然不足)。
02
调整资源结构,建设绿色低碳美丽国土。
初步认知如下:
1)以人为本,立足场地,统筹规划“三多(多样性,多属性,多用途)”的土地,合理配置农用地,城市和工业用地,生态用地,促进“三多(多样性,多属性,多用途)”的统一
3)节能减排和源减汇增,见上一节“关注土壤含碳量(固碳)”。
4)加强优势矿产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和合理利用。比如石墨烯,由于其超强的物理性能和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广泛应用,被称为“21世纪的新材料”。石墨是我国非金属优势矿种,有片状石墨和微晶石墨。其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要吸取稀土矿开发的经验教训,提高加工深度和出口控制,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5)加强国土生态建设,夯实美丽国土基础。中国多样的土地上有着美、勇、灵、美等罕见的美,但整体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给城乡居民和陆海空带来巨大压力。东部沿海平原和丘陵地区人口集中、经济密度高,承压能力也高,但有限度。雾霾天气是“三生”脱节、不堪重负的结果。可见,国家的“生态安全网”必须全覆盖,每个区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能太轻也不能太重。要综合治理源头,调整土地结构,修复建设美丽土地。从防灾减灾的角度来看,我们必须着力于建设一片“有复原力的土地”。
6)加快服务业发展。2013年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将首次超过工业,但与世界平均水平(60%)相比,差距仍然较大,水平较低。测绘、地理空间信息、地质调查都是服务业,土地、矿产、海洋服务业也是重要业态。要以“服务科学”为指导,培养跨学科、多专业人才,加强信息咨询服务,通过服务创造价值,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结构调整的实践和探索如下:
1)大规模的农业结构调整,以四川、陕西、甘肃为试点,涉及25个省(区)的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是大规模生态恢复和建设的创举。1999年至2009年,全国共退耕还林4.15亿亩,在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在耕地面积净减少的情况下,全国粮食连续9年(2004-2012年)增产,创下了单产贡献大于播种面积的纪录,农业科技含量提高。大面积实现农业增产与生态保护的双赢,也说明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结合”缺一不可。截至目前,我国仍有3.6亿亩坡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20%),成为水土流失的源头。坡改梯是中国的传统优势和特色(甘肃庄浪1998年建成首个百万亩水平梯田“中国梯田示范县”)。因为过早提倡自然恢复,停滞了10年。2011年,梯田建设再起,提出了10年建成1亿亩标准化规模化梯田的可贵目标。甘肃省水土保持立省60年。到2010年,共建成梯田3105万亩,占坡耕地面积的67%。61个县实现了梯田化,为旱作农业创造了基础平台。覆盖22.8万平方公里土地,《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针对亚热带喀斯特地貌背景下的石漠化开展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防治与修复,石漠化扩展势头得到遏制。
2)一次能源结构调整,以中石油为主力引气,“气化中国”,包括:2000-2016年西气东输中国及中亚一、二、三线;中俄石油管道(ESPO)于2009年竣工;中缅油气管道于2013年5月竣工;LNG海上战略通道覆盖27个省(区、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惠及4亿人口。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从4%(2010年)提高到7%8%(2015年)。非常规能源页岩气作为一种新的矿产,在国家确定的页岩气示范区(四川、重庆、陕北)首次报道。2011-2012年,延安甘泉陆相页岩气16口井取得突破。2013年,重庆涪陵打出一口日产10万立方米页岩气的高产井。国土资源部在贵州铜仁设立了页岩气勘探开发示范区,将于2020年实现页岩气产业化和规模化开发利用。此外,我国在世纪之交从北京引进浅层地源热泵技术,10多年来在华北和东北(华南)地区发展迅速,南方使用水源热泵较多。2010年总利用面积达到1.5亿平方米(世界第二)#到201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有望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2012年开工的镇江生态新城项目采用“模块化城市”的规划方式,能源供应采用热电联产、太阳能、地热能组成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努力实现电能、热能“自产自用”。
3)沿海省(区、市)节约集约用地用海。十二五规划要求单位GDP建设用地面积减少30%。聚焦浙江十大产业淘汰落后产能,盘活全省现有建设用地6万亩。从结构调整入手,“腾笼换鸟”(或“吴换凤凰”);广东的“三旧”改造,四年盘活再利用城乡土地三万多亩,是从城市建设出发的“拆旧换新”。反映海洋三次产业比重,除渤海(黄河)周边省(市)排名“231”、一、二次海洋产业排名全国第一外,长三角、珠三角均调整为“321”序列,特别是长三角第三次海洋产业超过全国1/3,率先表现出海洋经济的“服务化”倾向。
4)实施《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规划纲要(2004-2010年)》,摸清1010个大矿资源情况,增加矿产资源储量静态工业总产值1万亿元,平均延长矿山开采年限17年,稳定从业人员60多万人,促进矿山地质科技进步和探采一体化,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推进具有区域特色的果业结构调整。温带苹果作为世界消费量最高的大宗水果,近20年来在中国持续优化发展:一是2011-2012年产量350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第二,苹果产业布局西移趋势明显。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业带的种植园区已占全国60%,面积和产量均高于环渤海苹果老产区,尤其是渭北旱地,已逐渐成为一个品牌。反过来又加深了对低纬度(38。甚至更低,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有向高纬度、高海拔迁移的趋势)。黄土高原的特点(土层深厚,土壤疏松,pH值适中,微量元素丰富,昼夜温差大,符合苹果的国际七大气候指标)和对世界苹果产区的认识,优于美国(北部的华盛顿和纽约)、土耳其、意大利和日本这些高纬度、临海、盛产苹果的国家。
6)自Ch
改变资源利用方式,节约、可持续利用优先
初步认知如下:
1)资源的可用性和可利用性与总消耗有关。适度消费的可用性过度消费的可用性。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在1996年超越峰值后,从2000年开始保持年均2亿吨标准煤的增长速度,到2020年将达到53亿吨标准煤的新高;预计未来30年,1亿吨标准煤的年均增长率将有所下降,到2050年仍将达到78亿~ 80亿吨标准煤。消费总量的快速增长是因为粗放式消费:GDP占全球10%,能源消耗占20%,碳排放占25%,这无疑是不可持续的。除了“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的革命”,别无出路。同时,要尽量灵活控制能源消耗总量。
2)资源管理的问题此起彼伏。发现矿难,善加利用,难度更大;常规资源很难利用好,非常规资源更难利用;保持数量和规模的增长很难,数量、质量、生态的“三位一体”,资源、资产、资本的“三位一体”更难,都是升级的坎。
3)变资源密集(或超强度)开发为适度开发,变粗放扩张为精细消耗。有必要提高资源效率,进行更可持续的利用。
4)变单一开发为综合开发,重视资源组合关系和综合评价。应该进一步研究山川、水土、水与矿物、水与沙、风与沙之间的关系。原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在2012年指出,“强降雨后,农作物全部丰收,因为我国山区坡耕地比例大。比如历史上1984年和1998年洪灾后,粮食产量分别超越4亿吨和5亿吨两个大台阶,“可以作为山河结合的例子。
转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如下:
1)转变“土地财政”,挖掘土地潜力。从2003年开始,土地出让金收入逐渐成为地方政府预算外收入的主要来源,“土地换经济指标”成为顽疾,在支持城镇化等地方建设的同时也暴露出弊端。2010年后,土地出让金收入持续下降。2011年,部分沿海省(区、市)自行发债。《深圳市完善产业用地供应机制拓展产业用地空间办法(试行)》 (2013)拉开土地供应双轨制序幕,推动全市近百平方公里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合法入市,农民直接受益。在深化分税制改革过程中,全国将加快土地制度改革,实行土地管办分离,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落实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逐步释放闲置低效用地潜力。但从全国每年占用300万亩耕地的现状来看,18亿亩耕地总量进入临界线仍面临诸多风险。
2)因地制宜改变土地利用方式。2012年,国土资源部发布《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确定甘肃、广西、湖北等11个省(区)开展低丘缓坡荒地开发试点;贵州被列入“国家开发利用未利用低丘缓坡实施工业和城市建设试点地区”。起步较早的湖北省十堰市,发展了山区“人工平原”(张湾区,2007年)和“工业梯田”(茅箭区,2010年)的节地模式;起步较早(2003-2006年)的浙江省山地丘陵城镇,空间形态不规则,面临“两难”:一是城市建设威胁山地生态环境;二是山区城镇运行成本高,综合效益低,正在摸索前进。东西方应该互惠互利
4)改变用海方式。过去30年,在东部沿海地区40%的海岸线上填海造地约1万平方公里,牺牲了海湾空间和海洋生态。“十五”以来,改变了用海方式,沿海城市通过环评建设了少数近海人工岛(群):唐山曹妃甸人工岛(龙岛,2005-2010)直接面对深水航道;南通西太阳沙人工岛(阳光岛,2006-2008年)、泉州秀土人工岛(2010年)、漳州“双鱼”岛(2010-2012年)、海口“南海明珠”岛(一期工程,2010-2012年)均与港口、航运相关;龙口人工岛群(在建)、招远人工岛群(获批)都有可能改变陆海面貌。大丰港(1998年)和洋口港(2002年)是利用江苏南黄海辐射沙洲的潮汐通道建成的,为淤泥质海岸用于港口和航运业找到了一条新路。
5)改变矿产勘查方式。2007年,中央地质找矿资金管理中心组织跨行业、多工种合作,实现地质数据信息共享,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开展煤铀矿勘查,快速发现并评价了超大型、世界一流的大营铀矿,增强了东胜铀矿基地的资源实力,提高了国内核能资源保障程度,促进了地质矿产勘查方式和机制、矿业权管理模式的转变。中国北方新一轮砂岩型铀矿找矿正在大规模展开,多矿产勘查理论体系尚未建立。
6)改变矿产开发利用方式。2010年设立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取得了显著成效。利用内蒙古锡林浩特、伊敏褐煤生产天然气,能效50%,煤化工项目用水量低,2020年适宜规模600亿立方米。针对低品位铁铜矿石的选矿、加工和利用,陕西柞水大西沟菱铁矿(2009年)和湖北长阳火烧坪高磷鲕状赤铁矿(2011年)联合选矿工艺取得突破。被列为全国首批资源危机矿山的云南个旧锡矿,通过云南锡业集团公司与中南大学的合作(2004-2011年),合理配置了其探矿、采矿和选矿能力。全区资源储量和矿石产量大幅增长,公司连续7年实现锡产量世界第一,开创了“区域矿山”的采矿新模式。广西平果铝土矿改革开采土地方式(2005-2012年),土地以租代征,复垦土地3330亩,还田于民1800亩(其中70%以上为耕地),政府、企业、农民满意。矿产资源税费改革力度大,要把握好方向。
7)检验“土地文化”的线索。“地域文化”是指受土地启发、有创意或触景生情的精神化、物化的人文升华。鉴于理解的多样性,只有70项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一窥端倪:在“世界文化遗产”和“双遗产”(21世纪批准的占40%)中,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四川都江堰水利工程(2000年),引领岷江滋润沃土,秉承“天地一体”传统宇宙观的河南嵩山脚下的登封古建筑。山西五台山(2009)和杭州西湖(2011)是“山川之地”,集中体现了僧人和俗民的真文化之魂。云南省元阳县哀牢山南麓的哈尼族17万亩梯田(2013)绿水青山,绵延千年。在中国的“世界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蒙古族长调(玛丽图道,2005)是草原上空灵的绝唱。传统养蚕和丝织技艺(2009)支撑了亚欧1500年的“丝绸之路”
作为一个地形崎岖、立体空间广阔的亚洲大国,中国的时空失衡复杂而有特色,有许多未知领域有待探索。
1)加深对陆、海、空、深等“多层次”陆地的认识,并使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国陆地广泛分布在除西亚以外的泛亚大陆,经度上有三个地形台阶,纬度上有四个气候带。乌鲁木齐地处离海最远的亚洲地理中心(2012年),中国同纬度的土地优势和同经度的土地劣势并存于东半球。前者是指世界中低纬度(北纬23 33)的长江以南的山地丘陵,这里山清水秀,亚热带“宝地”独具特色;后者是指东经70 90范围,北面是俄罗斯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和中亚的图兰平原(被称为亚欧大陆“世界大平原”的亚洲组成部分),南面是南亚的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中间是中国的西部高原和沙漠盆地。毗邻全球两大洋的中国海,每年有400多万艘中外船舶航行。直抵对流层的青藏高原有自己的高山气候带,影响着全球大气环流。
2)国土面积西部高原辽阔,多向前沿高(许多山口既是地面交通又是气流通道,如新疆准噶尔盆地西阿拉山口和额尔齐斯河口的大西洋水汽,区域气候明显好于南疆塔里木盆地),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成本高,重点生态功能区集中在连片特困地区;东部沿海平原丘陵相对狭窄,而农业用地需求与城市建设和工业用地需求高度重合,生态用地不在名单上;中国的海又长又细,千里海疆南悬北紧。需要持续的俯瞰、巡航和守边,加强离岛的管理和建设。
3)全国立体交通距离和交通流量大,有赖于覆盖面大的综合交通和通信,尤其是重型物流的通达性,才能促成统一的大市场,催生大产业,进而发挥大国在所有时空的整体优势。“大而散”是大国的大忌。
4)区域协调互动发展。陆海形状、地形台阶和气候分区决定了中国人口和经济密度的不平衡。长距离的西电东送、西电东送、西矿外运,使得长江流域南水北调、松花江流域北水南调的大趋势难以逆转。西水南北调也要提上日程,逐步深化中高纬度次级高原与华北、东北平原,中低纬度次级高原与南南。
对太空的实践和探索如下:
1)2013年重组国家海洋局,推进立体巡航,加强统一海洋监管,以中国海警局名义开展海上维权执法;2006年,三亚飞行情报区(FIR)正式成立,控制南海北部28万平方公里空域,多年提供优质空中交通服务(北纬15以南空域的交通管制权仍被“靠边站”);“高分一号”地球观测卫星于2013年发射,随后在“十二五”期间发射了一系列卫星。到2020年,形成时空协同、全天候、高分辨率全球观测能力的空间信息产业链;2012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下潜至创纪录的7062米深度;中国地质科学院“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2008-2012)与世界同步,使我国进入国际深部探测大国行列。
2)依附于陆海空的线性交通工程,开辟了分层的“流动空间”。对于疆域广阔、多方向、多层次的静态土地,既是拉力、凝聚力,也是向外扩张力:作为大陆国家首选的交通基础设施,我国现有铁路运营里程11万公里(不到美国的一半,而客货运营密度远超美国),位居世界前列。其中,占国土总面积70%的西部地区铁路营业里程仅占全国的30%。2006年青藏铁路开通后,十二五规划将延伸至连接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四川和云南的高原铁路网。重庆打造了第三亚欧大陆桥新桥头堡(“重庆渝新欧”),开辟了长江至莱茵河的陆上多国(实体经济)联运通道,并于2012年通车(其综合运输成本将与海运基本持平)。“蓉(新)欧快铁”相继开通,激活了第二亚欧大陆桥西、中段的交通能量。2012年高速公路里程423万公里(二级以上占11.8%,总量仅为美国的60%-70%),高速公路9.6万公里(约与美国持平),居世界第二位。其网络运营连接了许多城市群的人流和物流。内河通航里程13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但千吨级航道里程仅占通航里程的10%(相当于美国的1/6,德国的1/7)。航道整治对中西部沿江地区、西南和中南腹地新的经济支撑带至关重要。江海联运。舟山新区(2011)将以第四代港口为目标,建设国际物流岛和江海联运大宗商品国际枢纽港,提升国家战略资源综合保障能力;珠三角江海联运和远洋船舶入江,2012年八门通航能力全面提升,高等级航道网常年通达广西梧州、贵港。 《“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 (2012)要求到2015年初步形成以“五纵五横”为主要框架的综合交通网络(其中“五纵”仅贯穿东半部,东经105以西的半部无纵轴,陷在“东密西空”之中),相对有利于资源的均衡发展和国家区位的提升,交通安全有赖于
3)以下都起到了压缩国家时空,加速陆海一体化的作用:铁路客运和货运分离。时速380公里的客运高铁2013年突破1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2020年将达到12万公里,率先进入“高铁时代”;贯穿山区的大秦煤铁路,2007年运量3亿吨,2010年4亿吨。多次刷新重载铁路世界纪录,强化秦皇岛港世界最大能源输出港地位,从大同经包头、额济纳、哈密延伸至昌吉将军庙,将在北疆形成一条“横向”能源铁路。东西太平洋水系和铁路干线互为前沿和腹地:前者汇聚中西部支流,向东流入四海,而分叉盆地西扩东扩,腹地相对宽敞;相反,后者是相辅相成的。多“桥头堡”路网西聚东分,港口集中,腹地广阔。合乎逻辑的是,“倒挂”源于国家的不平衡现状。江海联运、海铁联运、公铁联运等一体化形式
4)国土空间信息化。国土资源部“金土地工程”一期(2006-2010年)和“数字土地工程”(1999-2010年)已全面完成,全国基本建成“一张图”和“三个平台(政务办公平台、综合监管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信息技术已应用于国土资源调查评价、政府管理和社会服务。我国测绘工作正由数字测绘向信息测绘转型跨越,第一次全国地理调查全面开展;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12年建成地质调查数据网,有望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地质调查传统的公益性数据信息服务模式;数字海洋建设,“中国近海资源调查专项”(908专项,2004-2012年)初步建立了“中国近海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21世纪中国地面光纤通信网络发展迅速,西部和偏远地区更适合卫星通信的应用。由传输型向信息型过渡的通信卫星将向全球网络的更广阔空间发展。地球观测技术已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十二五”期间,将发射10颗最高分辨率为1米的遥感卫星,实现全方位、立体对地观测。北斗导航卫星已于2012年覆盖亚太地区,2013年完成区域组网并开始商业服务,2020年将覆盖全球。中国地质调查局建立了野外地质调查、管理和保障服务相结合的天地一体化模式,并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的27个野外项目组进行了示范应用。
05
资源的全球配置和两种资源的利用
初步认知如下:
1)在世界范围内,矿产资源和生态产品的供需仅在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等少数资源生态国家是“一体化”的,其他大部分国家处于“供需分离”状态。“资源配置全球化和资源管理生态化”已成为资源领域的主流趋势。中国是一个供需分离的资源型和生态型国家,应积极推进矿产能源、大宗矿产资源和海洋产业的全球化。
2)中国煤基能源消费总量逐年增加,维持90%的能源自给率是一把双刃剑:高自给率=高碳能源结构=高排放。要适度松绑,国际上的“中国能源威胁论”应着眼于广泛而严重的生态压力。
3)十一五末以来,引气和“气化中国”(西气东输、西气东输)四大方向加快了能源结构调整的步伐,为“百年后煤炭占中国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减半”的预期带来了新的拐点。其中,横贯亚洲的陆地、西气东输和西油东输是主要通道,中亚(里海)的油气管道、印度洋油轮航线是中国能源的生命线。重建世界级海洋强国,实现“国油国运”和海洋大宗货物自运,是时代的需要。
4)基于亚欧大陆、陆海、东西的资源利用全球化战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2010)将本着“大国是关键,周边是先行,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主义是重要舞台”的原则,从周边向外逐步发展。在东亚和南亚,借助2011年东盟提出的包括中日韩印澳新在内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逐步建立以中国为主体的亚澳三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多边自由贸易区协定;在中国和西亚,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
5)中国建立的“全球矿产资源消费中心”包袱沉重,缺乏话语权。转向“全球矿业资本中心”的愿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持之以恒的转型。
全球化的实践和探索如下:
1)在国内找矿的基础上,国务院(2006年《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和国土资源部建立了新的地质找矿机制(2010年),推动找矿进入新一轮活跃期,形成了一批10亿吨铁矿基地、100万吨铝土矿和锰矿基地、1000万吨铜铅锌矿基地、100万吨钼(钨)镍矿基地和1万吨基地。新疆“358”地质找矿项目(2008年)和青藏地质调查评价项目(2009年)取得重大突破(其发展条件急需经济社会评价),青藏地质科技集成成果获得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油气资源调查圈定了昆仑-孟醒构造带等5个远景区,页岩气划分为上、中、下扬子及邻区5个区域。
2)中国企业“走出去”以大型和超大型矿山为主要对象,控股和参股了近30个国家的100多个非油气矿山,在金刚石、钻石、铀、铂族和大量铁、铜、镍等矿产短缺方面取得了成效,但同种矿产进口量仍然不足。2010-2012年,“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探专项”支持了铜、金、铁、镍、铀等840多个项目。遍布五大洲60个国家(地区)。中央政府和社会资金的补贴金额是往年的10倍以上,并控制了一批国外优质矿产资源,需要进行筛选和整合。与此同时,“走出去”失败和受损的案例仍然很多。我们应该从国际合作项目的发展阶段和经济周期中总结经验教训。
3)2012年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牵头与亚欧20个国家合作编制的亚洲地质图1.5亿幅,与中国、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韩国合作编制的北亚、中亚、东亚及其邻区地质图1.25亿幅,可视为立足亚欧的衍生科技成果。
4)新疆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古丝绸之路(南线)穿过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高原分八塔,原属中国。1890年英俄协议后,五座佛塔分配给俄罗斯(现在的塔吉克斯坦),一座佛塔分配给阿富汗。只有东南坡的两座宝塔(Langkulipairs和Taktunbashpamirs)在中国保留了一百多年。2003年以来,位于帕米尔构造结合部(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最强烈的地方)的南疆塔什库尔干(西昆仑山)发现了一系列大型早古生代海相火山沉积磁铁矿。因其独有的特点,被命名为“帕米尔型铁矿床”,将以“知识之地”的形式对中亚产生“溢出”效应。
5)中国全球大洋综合科学考察(2005-2012)已完成23个航次,考察船“海洋一号”在三大洋发现17个海底热液区(俗称“黑烟囱”),占全球30多年科学考察发现“黑烟囱”总数的1/10;作为中国的“先驱投资者”,继2001年在东北太平洋获得第一个7.5万平方公里的国际海底多金属结核矿区后,2011年又在西南印度洋获得1万平方公里的硫化物矿区,2013年又在西北太平洋获得3000平方公里富含钻结壳的矿区。
6)2010年比较选择10个适合中国开发国际土地资源的国家:亚洲6个(印度尼西亚、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缅甸),跨亚欧1个(俄罗斯),南美2个(巴西、阿根廷),非洲1个(尼日利亚)。可以分为四类:一是耕地枯竭,运营成本低(越南、泰国);第二,典型
7)在亚太经社会的倡导下,由中国、韩国和蒙古合作的“戈壁沙漠超级电网”项目已签署谅解备忘录,并制定了行动计划。该项目旨在从中国北方和蒙古向韩国出口风力和光伏发电。有了强大智能的电网,戈壁滩也能派上用场。
06
建立资源利用和升级的地方模式。
1)山西省是煤炭资源大省,累计探明储量6500亿吨(其中千米浅层2700亿吨,占41.5%)。60年开采120亿吨(1952-2012年为137亿吨,全省人均381吨),动用探明储量200亿吨(占浅层储量的7.4%)。虽然资源有保障,但“一煤独大”面临四大压力:产业过于单一,煤、焦、电、冶四大产业占比超过85%;粗放、初级,能耗、污染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两倍;采煤1吨毁水2.48吨(共340亿吨,相当于每年南水北调工程的85%),采空区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1/8,超过北京的面积)。GDP总量和人均GDP排在中部之后,产生了“资源诅咒”现象。2010年,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进行了全省范围的全方位、系统性改革,对煤炭有了新的认识,对煤炭进行了科学定位,煤炭深度利用,煤电联动,多元化发展。新任省委书记提出了“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的目标,要求2013年“五气并举”(除天然气、石炭纪、石炭纪外),“煤炭行业20条”、“低热值煤20条”、“煤层气20条”相继出台,以新机制促进煤、气、电合作共赢, 探索能源审批制度改革,试点煤电和煤层气两电一体化统筹发展。 与北控合作建设世界最大的分布式清洁能源系统(煤矿通风及低浓度气体氧化发电项目)。煤炭城市长治市盘活民间资本,延伸循环产业链,走上转型快车道。这是一个以改革促升级的示范省,值得高度关注。
2)胡宝余音经济区(2012年,也被称为黄河的“大河套”),与陕西省接壤,是国家经济增长的精髓,也是生产粮食和能源的地区。作为一个综合能源基地,它拥有丰富的天然气、煤层气、煤炭、石油、风能和太阳能,在地理位置上就像是国家的“能源心脏”。其总体功能定位于经“西三角”至防城港的南部,在综合交通网第五纵轴(与城市带实际的“第三纵轴”重合)中占据东经105 ~ 110的位置。开源方面:一是探索非常规能源。鄂尔多斯盆地有三套页岩,包括海相页岩、海相页岩和陆相页岩,其中石炭-二叠系海相页岩最具潜力。2011年,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在中国南方的延安下寺湾建造了第一口陆相页岩气出口井。二是发展核能资源。2012年在东胜煤田发现并评估的大营铀矿,对综合能源基地更是如虎添翼。节流方面:一是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循环产业,探索高碳能源的低碳利用,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示范区;二是2012年完成了鄂尔多斯第一个深层咸水层CO2封存示范项目。创新驱动方面:沈雨工业区正着力打造国家能源科技示范基地等“四个基地”,全面跨越发展;在生态建设方面,亿利集团堪称改造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齐沙漠(面积达10000-10000平方公里),发展制沙产业,创造生态效益的壮举
这一省、一区占了“十二五”规划全国综合能源基地的2/5,还有汾河谷地、河套平原等商品粮基地,在我国腹心(中部和近西部)地区举足轻重,与资源利用升级高度契合,宜推进省(区)、部联通互动,加速转型。
07
升级指标体系
围绕:功能(Function)、区位(Location)、密度(Density)、可通达性(Accessibility)、对外开放(Deregulate)或国际化(Foreign)等参数构建国土资源利用升级指标体系,体现改革红利、开放活力、内需潜力、创新驱力的“集合动力”。待研究。
本文来自【矿业界】,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方:21世纪以来国土资源利用的新形势
来源:【矿业界】编者按:方克定同志是我国著名的资源战略家、地质学家。他生前几十年如一日思谋着关乎国计的重大战略问题,一直奋战在资源战略、行政改革和地质事业发展的研究前沿。在世纪之交,他积极参与谋划我国地质勘查体制改革,有力推动了中央和公益性